俗話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在古代社會,科舉考試幾乎是寒門弟子平步青云、光耀門楣的唯一出路,能夠金榜題名意味著命運也會發(fā)生改變。

到了如今,考試不但考的是學識,同時也考驗著每個考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運氣,所以考試之前祭拜“考神”成了讀書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環(huán)節(jié)。

在道教的神明中,有五位神仙被合稱為“五文昌”,此五神皆有護持文運之職能,執(zhí)掌著世間的功名利祿,保佑眾學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昌帝君

唐代《東觀奏記》中記載了唐宣宗時期,科舉考試時發(fā)生了一件事,是這么說的:“初,日官奏:‘文昌暗,科場當有事?!蛟?yōu)槎Y部侍郎,聞而憂焉。至是,三科盡覆,日官之言方驗?!?。

由此可見,唐朝時期將文昌星的明暗與考試的成功聯(lián)系到了一起。而考神就是由文昌星神格化的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道教主管文學文職的至高大神,顯像為端身正坐雙手撫膝的書生像,也有的塑像為單手扶膝,另一手執(zhí)書卷或如意。左右肋侍為天聾地啞二神君,天聾神君代表著耳不聞,即是不去竊聽與考試有關的內(nèi)容。地啞神君代表著口不言,即是不說出考試的內(nèi)容。二位神君不聞不說即是代表著考官們嚴格遵守考場紀律,不泄題、不漏題,保證考試公平的意思。

值此升學季來臨之季,本觀也將舉辦乙巳年文昌助考活動,保佑眾學子開啟智慧,順利升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魁星星君

“一舉奪魁、獨占鰲頭”這兩個詞其實都和魁星有關。

在古代,“魁”有第一、出類拔萃的意思。唐宋時期的科舉考試,第一名或者優(yōu)秀者往往被稱為“魁甲”或者“魁首”。

常見的魁星造型是左手持一只墨斗,右手握一管大毛筆,稱朱筆。據(jù)說魁星手中的朱筆批你是第幾名,你就是第幾名??亲竽_揚起后踢,腳上是北斗七星,意指“魁星踢斗”,這也是根據(jù)“魁”這個字來的??怯夷_金雞獨立,腳下踩著海中的一條大鰲魚的頭部,這種形象又借鑒了科舉考試中的儀式。

唐宋時期,皇宮正殿臺階正中的石板上雕有龍和鰲魚圖案,殿試結束后,中了狀元的,要一腳站在鰲頭上亮相,表示“獨占鰲頭”,后來人們將這種形象與魁星神的造型結合了起來。

魁星與讀書人的才華有關,因而深受讀書人的喜愛。所有中國民間修建的魁星樓,供奉的都是這位尊神,也是西宿魁星與北斗魁星的二合一科甲踢斗寓意,受到了天下考生的敬仰和供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朱衣神君

朱衣神君,又稱朱衣夫子、朱衣星君,相傳此神著紅衣,能細辨文章優(yōu)劣。

在科舉考試中,朱衣神君被認為能夠影響考試結果,讓許多士人學子對其頂禮膜拜。相傳在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主持科舉考試時,常感覺到有一位身穿紅衣的人坐在身后,凡是經(jīng)過朱衣人點頭的文章,仔細一看,都是可以入選的奇文。

歐陽修原以為是懂得鑒賞文章的侍吏在點頭,可回頭一看卻沒有。如此反復幾次,他以為是幻覺,便悄悄取來一面銅鏡,置于案頭。

一天,當他又發(fā)現(xiàn)一篇好文章時,猛然抬眼朝鏡中一看,果然鏡中有一位穿紅衣者拈須頷首,贊賞好文章,但回頭一看,身后杳無人影。歐陽修把這一奇事告訴一起閱卷的同僚,大家都驚嘆,疑有神仙相助。為此,歐陽修曾吟就“文章自古無憑據(jù),惟愿朱衣一點頭”,這也讓朱衣神君與科舉考試的聯(lián)系更加深入人心。

后人遂用“朱衣點頭、朱衣點額、點頭朱衣”等指科舉中選或被考官看中,又以“朱衣使者”稱考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純陽帝君

呂洞賓為道教八仙之一。名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信仰在民間極為廣泛,而成為士人學子敬奉的對象。

呂洞賓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尊敬,不僅因為其成仙得道,可降妖除魔;還因為他自己也曾是一個文人,還曾點化過落魄書生。

也因為這一傳說讓人們認為,呂洞賓時會常護佑應考的莘莘學子們,所以很多即將要走向考場的學子,都會走進供奉呂洞賓的廟宇或是神像面前,進行祈求,以期呂祖能夠垂青于自己,在夢中給予提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關圣帝君

關帝深明春秋義理,為人公正,處事嚴明,所以主管著讀書士子的道德品行、錄取排名,及科舉高中后的官職委任升降,任職期間的功罪賞罰。

關羽在明清時已被推崇為護國佑民的關圣帝君,朝廷民間上下無不頂禮膜拜。因為關帝好《左氏春秋》,所以更是深得讀書士子的青睞。

明清兩代士子屢有關羽托夢解題之說,關帝因而被讀書士子奉祀為“文衡帝君”,成為考場監(jiān)察、考試錄取之神。

如今,中國許多關帝廟里都有一個文昌閣,文昌帝君和文衡帝君同被道教尊為主管功名利祿之神,二神逐漸合祀一起。特別是在閣樓類的關帝廟中,文昌和文衡帝君(關帝)常常同時出現(xiàn),高考學子考前拜關帝的習俗也就逐漸形成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