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企業(yè)之間的馬太效應還在進一步加劇。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15家上市車企發(fā)布的2024年財報或業(yè)績預告中,其中7家實現凈利潤正增長,2家虧損收窄,在一定程度上扭轉了近年來“賣車不賺錢”的情況。
比亞迪、吉利、長城三大民營車企巨頭,全年凈賺700億元。造車新勢力中理想汽車凈利潤達到87億元,毛利率及整車毛利率均在20%左右。賽力斯凈利潤預計55億—60億元,一改2023年凈虧損24.50億元的局面。小鵬汽車全年凈虧損57.9億元,較2023年的108億元虧損大幅收窄。零跑汽車虧損23.5億元,同樣收窄明顯。
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發(fā)文稱,隨著國家雙新政策的推動,2024年車企銷量呈現逐季強增長的特征,主力車企毛利率和利潤效益也持續(xù)改善。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東風集團扭虧為盈,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均利潤下滑加劇。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2024年凈利潤同比下滑35.37%,上汽集團預計同比下滑90%,北京汽車同比下滑68.5%,廣汽集團同比下滑81.4%。
在技術創(chuàng)新逐漸成為利潤增長點的當下,“價格戰(zhàn)”帶來的影響開始逐漸被削弱。但對于部分企業(yè)而言,依舊沒能找到智能時代紅利的平衡點,在日趨激烈的“淘汰賽”角逐中或將再次掉隊。

盈利能力提升明顯
根據乘聯會數據,2024年中國汽車行業(yè)總收入為106470億元,同比增長4%,而汽車行業(yè)利潤率為4.3%,相對于下游工業(yè)企業(yè)利潤率6%的平均水平,汽車行業(yè)利潤率仍偏低。
這個數字背后,也是合資品牌與中國品牌的市占率交接。合資品牌“利潤奶?!钡匚恢饾u成為過去。盡管在過去幾年為了搶奪市場,“價格戰(zhàn)”層出不窮,也給車企利潤帶來了不小的影響,但從2024年財報來看,這種影響正在逐漸消退。
比亞迪2024年實現營收7771.02億元,同比增長29.02%;歸母凈利潤達到402.54億元,同比增長34.00%。受益于全產業(yè)鏈自產自研以及對成本與效率的極致把控,比亞迪毛利率達到19%。
長城、吉利的營收和凈利潤也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長城2024年營收為2022億元,同比增長16.73%,凈利潤達到126.9億元,同比飆漲超8成,毛利率19.51%;吉利全年營收為2402億元,凈利潤同比飆漲超2倍至166億,毛利率也提升至15.9%。
作為率先盈利的造車新勢力企業(yè),理想汽車2024年雖然仍然實現大幅盈利,但財報卻不如上年“好看”。2024年,理想汽車實現營業(yè)總收入1444.60億元,同比增加16.6%,凈利潤80.45億元,同比減少31.9%,毛利率從上年的22.2%下跌至20.5%。
賽力斯則上演了一出精彩的“逆襲故事”。2024年,賽力斯實現營業(yè)收入1451.76億元,同比增長305.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9.46億元,上年為凈虧損24.50億元。
這不僅是賽力斯首次全年收入突破千億元,也是近五年來首次實現盈利。過去一年,賽力斯從虧損20多億到盈利近60億元,也再次證明了中國新能源發(fā)展的快速與時代機遇。
另一家扭虧為盈的東風汽車集團同樣值得關注,2024年,東風汽車集團營收1061.97億元,同比增長6.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0.5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東風汽車集團虧損38.87億元,這一成績也實屬難得。
除此之外,小鵬汽車與零跑汽車虧損大幅收窄,按照目前發(fā)展態(tài)勢,距離盈利也僅剩一步之遙。2024年,小鵬汽車全年營收達到408.7億,同比增長33.2%,毛利率轉正至14.3%,凈虧損收窄44%至57.9億,成功實現了業(yè)績的觸底反彈。
得益于其全域自研與成本控制的雙重戰(zhàn)略,零跑汽車在2024年實現了質的飛躍。全年營收飆升92%至321.6億,凈虧損大幅收窄33.18%至28.2億。特別是在四季度,首次實現盈利,毛利率更是飆升至13.3%,創(chuàng)下公司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
分水嶺界限拉大
與之相反的是,幾家虧損仍然不斷拉大的車企處境愈發(fā)堪憂。
曾經的“車市霸主”,在2024年卻遭遇了滑鐵盧。不僅銷冠寶座被奪走,財務報表也頻亮“紅燈”。上汽集團的業(yè)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歸母凈利潤15億元至19億元,同比下降87%—90%;扣非凈利潤虧損41億元至60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00.45億元。
對于業(yè)績變動的原因,上汽集團方面解釋稱,公司2024年實現整車批發(fā)銷量401.3萬輛,比上年同期減少20.07%。同時,因燃油車市場下滑、價格戰(zhàn)持續(xù)升級,公司銷售收入減少,毛利下降。
這也正是不少汽車集團共同面臨的困境。在合資品牌的盈利紅利期逐漸過去階段,自主品牌并沒有及時補充上位,開啟新的盈利增長通道。因此,轉型也成為了幾大汽車集團2024年的重大戰(zhàn)略目標。
同樣于2024年開啟三年“番禺計劃”的廣汽集團,2024年營業(yè)總收入為1077.84億元,同比下降16.9%,這是廣汽集團自2020年以來全年營收首次出現負增長,歸母凈利潤為8.24億元,同比大幅下滑81.4%,毛利率下降0.52個百分點。
長安汽車2024年營業(yè)收入1597.33億元,同比增長5.58%;但歸母凈利潤卻同比下降35.37%至73.21億元,扣非凈利潤更是縮水至僅有25.87億元。
蔚來汽車2024年總營收657億元,同比增長18%,創(chuàng)歷史新高,全年凈虧損224億元,同比擴大8%,現金儲備419億元,可支持未來12個月運營,但流動負債已超流動資產,資產負債率達87%,若融資不利將存在流動性風險。
根據多份財報披露,蔚來在2018年至2024年間的歸母凈利潤累計虧損達1092億元。巨大的業(yè)務投入下,蔚來汽車仍未找到盈虧平衡點。與此同時,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大品牌并行導致投入再次大幅增加。按照蔚來汽車CEO李斌的預期,今年四季度將實現盈利,蔚來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多項改革。
盡管2024年幾大品牌均跌至谷底,但新的“生機”已經近在眼前。上汽集團與廣汽集團均與華為達成了合作,推出新的新能源品牌。長安汽車的自主品牌也開始發(fā)力。
4月16日,上汽與華為合作的鴻蒙智行第五界“尚界”品牌正式亮相,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表示,尚界將會是一個風格至上的品牌,搭載華為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并采用鴻蒙智行最嚴格的質量管理標準來對車輛進行管控,首款車型將于今年秋天正式上市。
尚界的誕生,既是華為生態(tài)擴張的關鍵一步,也是傳統(tǒng)車企智能化轉型的縮影。對于傳統(tǒng)汽車集團而言,2025年也將成為考驗的關鍵一年。
高增長時期來臨?
2025年,在“兩新”政策的持續(xù)推動下,車企新車投放與促銷力度加大,第一季度車市“回暖”跡象明顯。
據了解,今年一季度,車市處于銷量爬坡狀態(tài)。去年底,車企及經銷商的一波優(yōu)惠促銷提前透支銷量,今年1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降至179.4萬輛,同比下降12.1%,環(huán)比下降31.9%,讓今年車市“低位”開局。
不過,在汽車以舊換新等利好政策助力下,2月車市開始回溫,也將今年前2個月的車市銷量拉回正增長軌道,但累計同比增長僅為1.2%。
隨后,3月車市加速放量。據統(tǒng)計,今年3月,乘用車市場零售194萬輛,同比增長14.4%,環(huán)比增長40.2%。崔東樹表示,今年3月乘用車零售同比增速為近十年來最高點。

其中,造車新勢力率先曬出一季度銷量戰(zhàn)績,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屢創(chuàng)月交付新高,同比增速“狂飆”翻倍;傳統(tǒng)車企也普遍迎來正增長,比亞迪季度銷量首破百萬輛,吉利、奇瑞也均實現了翻倍增長。
對于自主品牌乘用車持續(xù)保持高增長的原因,崔東樹認為,這主要得益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車市場和出口市場獲得了明顯增量,主流車企轉型升級表現優(yōu)異,比亞迪、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安汽車等傳統(tǒng)車企品牌市場份額提升明顯。
高增長態(tài)勢下,伴隨著今年中國車企的激烈競爭,車企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分化車市格局。
作者:鄭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