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竇瀚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景在取餐。于詩奇攝(人民視覺)

中午用餐高峰,浙江杭州街頭車水馬龍,穿梭在樓宇間,外賣員們行色匆匆。身穿黃色工服、戴著頭盔,女騎手文景走路搖搖晃晃,跟其他同行飛馳的腳步比起來,她明顯慢了不少。

今年30歲的文景患有先天性腦癱,她說這是在媽媽肚子里缺氧導致的。雖然腳步慢一拍,講話也有些吃力,但她總是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我跟大家一樣,也是在努力地生活?!蔽木罢f出心聲。

結婚生子后,生活壓力增大,她決定打工補貼家用。但找工作并不容易,文景四處碰壁,“別人看到我的情況,就說不好意思不招人了,或者說招滿了,最后我選擇了送外賣?!?/p>

由于身體平衡性比較差,文景騎電動車要比其他人更困難些,因此也免不了經常摔跤。指了指裝點著粉色小熊座套的電動車,她說:“電動車基本上用1年,或者1年不到就要換新的。”這已經是自己跑外賣7年來換的第六輛電動車了,她又指了指鞋子,因為需要蹭腳剎停放,其中一側明顯磨損得更厲害些。

回憶最開始送外賣的經歷,她說自己用了將近1個小時才跑成了第一單,賺了5元錢,當時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

跑外賣并沒有那么容易。起初,文景給顧客打電話,說兩個字都緊張得結巴、顫抖。送外賣講究快,因為跑不快,她也收到過一些差評。再加上有時說話口齒不清,碰上急性子的顧客,她慢吞吞的表達總讓對方有些不耐煩。

不過對她而言,溫暖的時候總比糟心的時候多。有次送餐不小心弄灑了外賣,顧客出來看到后并沒有責怪,反而安慰她“沒事還能吃,加油,你很棒。”每當收到這些鼓勵,文景的心里都會多一分自信,“自信、從容,是我在送外賣過程中一步步積累的。”

如今,文景跑外賣也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平均每天跑8—10個小時,杭州東站某座寫字樓附近便是她的“據點”。她笑著說,這附近的商家和騎手她都認識。指了指大廈通道處的一家自選快餐店,她說,從早上跑到下午1點半,就會來這里吃午飯,因為1點半后打七折,10元錢就能吃飽。

接單時,文景需要用右手握緊手機,左手在屏幕上滑動,雖然看上去有些吃力,但一套操作還算流暢,“如果是跑眾包,我的手速搶單搶不過其他人?!苯徽勚兴嬖V記者,外賣其實也分淡、旺季,4月中旬屬于淡季,每天也就三十來單,“孩子在丈夫的老家讀書,我休息日也沒啥事,就想著多跑一點,多賺點錢?!?/p>

最近這一兩年來,文景的月收入維持在八九千元,過年時加上留崗補貼能拿到1萬多元,7年來跑了7.3萬多份訂單,跟丈夫一起,兩口子支撐起自己的小家,“我想成為讓孩子驕傲的媽媽?!蔽木罢f。

多賺點錢不光是為孩子,文景其實也有自己的顧慮。她說隨著年齡增長,腦癱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可能會進一步退化,她希望多攢些錢,盡可能延長自力更生的時間。

如今,平臺為她開通了殘障關懷功能,用戶能看到她的殘障騎手身份,大多數時候都會多一些理解。平臺提供的智能語音外撥功能,可以一鍵通知取餐,無需電話溝通,也減少了她與用戶的溝通障礙?!坝行┯脩艨吹綒堈向T手標識后,還會主動下樓取餐,我挺感動的?!彼f。

“其實我不需要特殊照顧,我希望能被公平對待,就算搖搖晃晃,我也可以晃出自己的人生?!闭f罷,文景手機里又傳來訂單提醒。文景坐上電動車,歪著頭扣了3次才扣好頭盔的卡扣,跟記者揮揮手,又奔向了下一個目的地。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4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