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
建安二十四年春,定軍山上空飄著細雨。張郃抹去臉上血水,望著山下黃忠的追兵,嘴角竟扯出一絲冷笑。
這個從官渡之戰(zhàn)活到現(xiàn)在的"老兵油子",再次施展了他的自保之術——當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時,他早已率部退守漢水。

演義中,張郃就像一條滑不溜手的泥鰍。
他能與張飛大戰(zhàn)五十回合全身而退,卻在趙云槍下?lián)尾贿^三十回合;潼關前被馬超二十回合殺得丟盔棄甲,卻也能與黃忠走上二十多回合。
這樣的張郃,看起來誰都能輸,但也誰都能扛。

張郃的保命三板斧
張郃的保命之術,旨在三板斧——天時斧觀殺氣,地利斧量進退,人心斧算虛實。這三板斧正是他在超一流猛將手下存活的根本。
第一斧:預判式撤退(觀殺氣)

潼關西涼軍陣前,馬超銀槍未動,張郃已覺后頸發(fā)涼。他捕捉到對方眼中迸射的復仇寒光——那是為父報仇特有的殺氣。隊友于禁不及十回合就撥馬敗走,張郃更加堅定這種死神來了的恐懼。他二十回合虛晃一槍,果斷縱馬斜插本陣。果不其然,下個隊友李通,被殺得興起的馬超一槍撂倒!
第二斧:彈性防御(量進退)

巴西郡兩山夾道間,張飛蛇矛如黑龍?zhí)绞?。張郃長槍始終保持著微妙弧度——槍桿彎曲的幅度就是他與死亡的距離。前三十回合槍花全作封擋狀,五十回合后且戰(zhàn)且退入山道。這種“弓弦戰(zhàn)術”(繃而不斷、退而不潰)讓張飛空有蓋世神力,卻像重錘擊打浸水的牛皮。
第三斧:心理博弈(算虛實)

張郃與趙云的交手次數(shù)多達4次。從最初的三十回合,到最后的心驚膽戰(zhàn)掉頭跑路。張郃面對趙云是越打越慫。這也不奇怪,他每次遭遇趙云,都是一種心理博弈后的選擇。穰山之戰(zhàn)初遇,張郃有退而守關企圖來個甕中捉鱉的戰(zhàn)術。虛實千算萬算,張郃才清楚,趙云根本就不是他能正面干架的對手,避戰(zhàn)自然成為最佳選擇。
那么,如果是演義武力天花板呂布,或是神勇無雙的武圣關羽,能否在對決中斬殺張郃呢?

莫急,且隨筆者掐指算算,看看張郃能否逃過兩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