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黑白說歷史。

建安二十四年春,定軍山上空飄著細雨。張郃抹去臉上血水,望著山下黃忠的追兵,嘴角竟扯出一絲冷笑。

這個從官渡之戰(zhàn)活到現(xiàn)在的"老兵油子",再次施展了他的自保之術——當夏侯淵被黃忠斬殺時,他早已率部退守漢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演義中,張郃就像一條滑不溜手的泥鰍。

他能與張飛大戰(zhàn)五十回合全身而退,卻在趙云槍下?lián)尾贿^三十回合;潼關前被馬超二十回合殺得丟盔棄甲,卻也能與黃忠走上二十多回合。

這樣的張郃,看起來誰都能輸,但也誰都能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郃的保命三板斧

張郃的保命三板斧

張郃的保命之術,旨在三板斧——天時斧觀殺氣,地利斧量進退,人心斧算虛實。這三板斧正是他在超一流猛將手下存活的根本。

第一斧:預判式撤退(觀殺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潼關西涼軍陣前,馬超銀槍未動,張郃已覺后頸發(fā)涼。他捕捉到對方眼中迸射的復仇寒光——那是為父報仇特有的殺氣。隊友于禁不及十回合就撥馬敗走,張郃更加堅定這種死神來了的恐懼。他二十回合虛晃一槍,果斷縱馬斜插本陣。果不其然,下個隊友李通,被殺得興起的馬超一槍撂倒!

第二斧:彈性防御(量進退)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巴西郡兩山夾道間,張飛蛇矛如黑龍?zhí)绞?。張郃長槍始終保持著微妙弧度——槍桿彎曲的幅度就是他與死亡的距離。前三十回合槍花全作封擋狀,五十回合后且戰(zhàn)且退入山道。這種“弓弦戰(zhàn)術”(繃而不斷、退而不潰)讓張飛空有蓋世神力,卻像重錘擊打浸水的牛皮。

第三斧:心理博弈(算虛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張郃與趙云的交手次數(shù)多達4次。從最初的三十回合,到最后的心驚膽戰(zhàn)掉頭跑路。張郃面對趙云是越打越慫。這也不奇怪,他每次遭遇趙云,都是一種心理博弈后的選擇。穰山之戰(zhàn)初遇,張郃有退而守關企圖來個甕中捉鱉的戰(zhàn)術。虛實千算萬算,張郃才清楚,趙云根本就不是他能正面干架的對手,避戰(zhàn)自然成為最佳選擇。

那么,如果是演義武力天花板呂布,或是神勇無雙的武圣關羽,能否在對決中斬殺張郃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莫急,且隨筆者掐指算算,看看張郃能否逃過兩劫?

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戰(zhàn)場,假設關羽與張郃相遇,青龍偃月刀恐怕也難以飲血。關羽的殺手锏在于前三刀的雷霆萬鈞,但張郃早有防備——白馬、延津之戰(zhàn)時,他親眼目睹關羽快馬重刀的恐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想象兩軍陣前:赤兔馬揚蹄瞬間,張郃必定提前后撤半個馬身。當青龍刀裹挾風雷劈下時,他定會用長槍斜挑卸力。即便硬接第一刀,第二刀必然借勢退開。待到第三刀時,張郃恐怕已退入軍陣,令關羽的三刀流無處施展。

更要命的是,張郃深諳“避戰(zhàn)”精髓。當年在漢水,他見趙云槍法如神,立即打都不打退走。這種見勢不妙撒腿就跑的本事,恰是克制關羽的關鍵——關二爺最頭疼的,就是追不上想逃的對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爺不是有赤兔馬嗎?要知道,當年在穰山之戰(zhàn),關羽也是引軍趕來,當時還和張飛等人一起,也是追擊不上張郃。

若把場景換到虎牢關,即便呂布親至,張郃也未必殞命。這位“三國第一勇將”雖有獨戰(zhàn)三英布的輝煌,但張郃的應對策略必然不同:他會刻意保持兩馬間距,用長槍遠距離點刺,絕不進入方天畫戟的最佳殺傷范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參考張飛戰(zhàn)呂布的案例,當呂布氣勢達到巔峰時,張郃定會采取“纏斗—游走—消耗”的三段式打法。濮陽城外,許褚與呂布大戰(zhàn)二十回合后,曹操不得不派六將圍攻。以張郃的機警,恐怕交手十回合就會詐敗,誘呂布追擊至己方埋伏圈。

更關鍵的是,張郃對戰(zhàn)場形勢的嗅覺極其敏銳。長坂坡目睹趙云躍馬出坑后,果斷選擇大驚不追。這種“該慫就慫”的智慧,讓他在面對呂布時,絕不會像穆順、方悅那般莽撞送死。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語

結語

細究張郃的生存哲學,核心在于“藏鋒”二字。

他像精明的賭徒,永遠計算著賠率:當對手氣勢如虹時,他寧受“怯戰(zhàn)”之譏也要保全實力;待敵方銳氣已墮,立即化身嗜血豺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戰(zhàn)術在巴西郡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首戰(zhàn)張飛,他選擇夜襲劫營;二戰(zhàn)設伏,三戰(zhàn)退守宕渠山。每次交手都控制在五十回合內,既消耗張飛體力,又避免陷入死斗。待到張飛酒醉失守,他才敢全力出擊——可惜遇上了“粗中有細”的張三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張郃越活越妖,成為后三國時代的第一猛將。蜀漢的諸葛亮甚至驚嘆:早就聽說張翼德曾大戰(zhàn)張儁乂,如今看來,張郃確實勇猛過人,此人不得不除!

縱觀整個三國,可能找不到比張郃更加能屈能伸的猛將。

為將者當知進退,豈可恃勇輕進?如若夏侯淵肯聽勸,也不至于定軍山授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或許,正是這份清醒認知,讓張郃成為三國亂世中最難被斬殺的名將。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

在你看來,呂布或者關羽能否斬殺張郃呢?

歡迎評論區(qū)暢所欲言,友善交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