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武則天對宰相婁師德說:“你弟弟久未升遷,去做個刺史吧。”圣旨下,婁師德愁容滿面地找到弟弟,千叮嚀萬囑咐一條保命之道:“別人朝你臉上吐唾沫,你千萬不要擦,等它自然干。”
婁師德在唐高宗眼里是一位文武全才,其身高八尺,方口薄唇,二十歲中進士,后來又因朝廷需要毅然投筆從戎,打過契丹和吐蕃,也立下過戰(zhàn)功。
一般來說,越是能耐大的人越容易栽跟頭,活干得越多,越容易出錯,站得越高,也越容易摔跤。婁師德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哪怕高居宰相之位也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謹言慎行,不要樹敵,不要張揚。
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情緒穩(wěn)定,在外人看起來唯唯諾諾很慫的樣子,但事實上,一個敢于上戰(zhàn)場的文臣,怎么可能慫,他只不過是有自己的一套明哲保身之道,所謂仁而有忍。

武則天很喜歡婁師德,一再對其委以重任,后又給其弟弟升官。兄弟兩個人都在朝中身居高位,婁師德隱隱覺得有些不安,但又不能怕危險因噎廢食,讓弟弟拒絕一切職業(yè)晉升,也不現(xiàn)實。他在家唉聲嘆氣地想了很久,決定找弟弟談一談。
接到刺史任命的弟弟見到哥哥滿面愁容,也嚴肅了起來。
婁師德說:“弟弟,哥哥我如今是宰相之位,你又得了刺史,你我顯赫如此只怕要招惹人忌恨。咱們在明,敵人在暗,從今往后務(wù)必要夾著尾巴做人,不可闖禍任性,你我全族方可保住。”
弟弟點點頭:“哥哥,道理我懂,你放心我肯定不給你惹麻煩。別人罵我,我就聽著,別人要是往我臉上吐唾沫我就擦干,不跟他們計較?!?br/>婁師德連連擺手:“不,這不夠。你若是擦干了,有心的人就會覺得你還是介意和嫌棄。他都吐你了,可見有多恨你,你一擦就會激怒他對你的恨意。你應(yīng)該不擦,任由他在臉上干了,你不要有反應(yīng)?!?br/>這就是唾面自干這個成語。
婁師德的弟弟點點頭,回去后果然步步小心。

還有一次,婁師德到靈州暫時歇腳,驛站的人拜高踩低,只服侍了婁師德,卻忽略了他們一行人中的判官。等到婁師德準備走的時候,才聽到判官抱怨,連一口水都沒喝上。
婁師德立刻派人把驛站的負責人叫來,思前想后對那人說:“你這般勢力,我本該好好教訓你。我若是拿板子打你,別人說我大官欺負你一個小官,傳出去名聲不好。我要是告到你的上級,你的命就沒了?!?br/>“唉,算了吧,這次饒了你吧。”
驛長叩頭流汗,狼狽而去,婁師德覺得也算給他一個教訓了,便對判官說:“這下你也算出氣了?!?/p>
說他仁慈也好,說他慫也罷,正是因為有婁師德這樣的宰相在,武周政權(quán)才沒有被酷吏裹挾。
當然,婁師德這種脾氣秉性自然不招耿直的人待見,尤其是狄仁杰最瞧不上婁師德。
狄仁杰當上宰相后屢次和婁師德過不去,一日武則天就特意把狄仁杰叫過來問道:“愛卿,你覺得婁師德這個人怎么樣,算是一個賢明的人嗎?”
狄仁杰不屑道:“擔任將領(lǐng)的時候謹慎小心恪守本分,也沒犯錯,但賢明不賢明不好說,我不知道?!逼鋵嵾@話的意思就是他那個人狗狗慫慫只知道保命。武則天笑了笑又問:“那你覺得婁師德是個知人善用的人嗎?”
狄仁杰也不知道武則天為什么如此問,就回應(yīng)道:“我和他雖是同僚,但接觸不多,他知不知人,我也不知道。看不出來有什么過人之處?!?/p>
武則天此時才拿出一份奏折給狄仁杰看,“你做宰相便是婁師德推薦的。”
狄仁杰立刻明白了武則天的用意,十分慚愧地說道:“我啊糊涂,被婁師德包容了這么久都不知道,我比他差遠了。”
婁師德的身材有些胖,走路不那么靈巧。一日和李昭德一同上朝,眼看著要遲到了,他卻干走也走不快,記得李昭德三步一回頭地催促他,后來急得不行,就開始揭短罵道:“你這個鄉(xiāng)巴佬,你不能快點么!”
婁師德氣喘吁吁還不忘回應(yīng):“是啊是啊,我不是鄉(xiāng)巴佬誰是呢?!?br/>對于婁師德,后世的文史學家對其評價都相當?shù)母撸饶懿挥媯€人得失舉薦人才,又能屈能伸懂得忍辱負重,這也算得上君子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