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基層科學教育內容,激發(fā)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近日,景縣溫城鎮(zhèn)宋門中心小學將科學知識與各學科教學結合,為學生們帶來了全新的學習體驗。

孩子們通過不同的容器觀察水,了解了水的基本性質,如水無色、透明、無固定形狀等。掌握了水是生命之源,在自然界以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三種狀態(tài)存在,具有溶解性、流動性特性等知識。

借助兔子、鳥類等動物模型,老師引導孩子們觀察動物外形,如兔子毛茸茸、耳朵長,鳥類有羽毛、喙等,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觀察力,孩子們了解到不同動物的身體結構特點。

孩子們利用放大鏡觀察了絨毛和針毛,從外觀上看,絨毛短而細、柔軟,主要起保暖作用;針毛長而粗、硬挺,有保護身體、防止磨損等功能。

從認識水的奇妙特性,到觀察動物的獨特特征,再到細致比較絨毛與針毛的差異,每一次的實踐都讓知識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fā)芽。孩子們表示將繼續(xù)保持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精神,在未來的學習道路上,勇敢前行,解鎖更多未知的科學奧秘。(供稿人:鄭蕊、張金環(huán)、徐曉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為孩子們在觀察動物外形 李新欣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