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
備受矚目的
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結果揭曉
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廈門大學、山東大學聯(lián)合發(fā)掘的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號墓
成功獲評202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

安徽淮南武王墩一號墓
發(fā)掘單位: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歷史與文化遺產學院、山東大學考古學院
項目負責人:
宮希成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鎮(zhèn),是一處戰(zhàn)國晚期楚國大型墓地。經考古勘探確認,武王墩墓地存在獨立陵園,陵園坐落于一條南北向的崗地之上,占地約150萬平方米,四周由圍壕圍合而成,圍壕周長近五千米。陵園除主墓一號墓,還分布有大型車馬坑、大型陪葬墓、祭祀坑等相關遺存。

陵園整體三維地形圖
一號墓為一座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覆斗狀封土東西長約134、南北寬約114、高約14米。墓壙開口近方形,邊長51米,東側有長約42米的斜坡墓道,墓壙四壁有21級臺階逐級內收至墓室土坑頂部,填土層層夯實,夯窩清晰密集。

封土北半?yún)^(qū)發(fā)掘期間(鏡向南)

填土夯層
武王墩一號墓木槨室是首見結構完整的九室多重棺槨,由方木、薄板搭建而成,總體呈“亞”字形,中間為棺室,東、西、南、北各有兩個分室,由隔墻界隔,分室有獨立墻體,共九室。

器物提取結束后的槨室(上為北)
武王墩一號墓共發(fā)掘出土器物1萬余件,包含基本完整的禮容器、禮樂器組合,保存完好、共出器物豐富的“木俑坑”,以及大量漆木生活器、車馬兵器、玉器、卜甲等,種類包羅萬象,為了解楚國物質文明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東Ⅰ室 第5次降水面(上為東)

升鼎

大鼎

銅方座簋
禮樂器主要埋藏于北室和西Ⅱ室,根據(jù)出土器物、追繳文物可以基本復原其器物組合全貌。出土樂器發(fā)音構件完備,部分可見使用痕跡。材質包括銅、石、漆木、匏竹。樂器面貌與戰(zhàn)國早、中期高等級楚墓相比變化較大,大型組合編鐘被大量的絲竹類樂器取代,生動呈現(xiàn)了戰(zhàn)國時代楚國禮樂文化的發(fā)展演變。
武王墩一號墓西室是兩座基本完整的“木俑坑”,出土超過280個木俑,部分木俑面部有漆繪,有紡織品殘留。

木俑
經初步整理統(tǒng)計,出土器物以漆木生活器數(shù)量最眾,工藝精湛,紋樣精美,器型包括案、俎、耳杯、盒、豆、盤等。

漆耳杯

鏤孔玉璧
信息來源:國家文物局
淮南發(fā)布(ID:huainanfabu)整理發(fā)布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淮南發(fā)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