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當了三個月的白宮之主,特朗普就將美國攪了一個天翻地覆,也給二戰(zhàn)后形成的世界秩序帶去了巨大沖擊。但就目前看,這位有史以來最不按套路出牌的美國總統,并不打算停手。特朗普準備一條路早到底,那就是對內實行“特朗普新政”,對外推行“美國優(yōu)先”,完全不在乎美國民眾與盟友們的感受。
在對五角大樓、FBI與CIA等多個部門動刀子后,不甘心的特朗普,又將目標指向了美聯儲。為了阻止特朗普肆意妄為,拜登、奧巴馬與克林頓都出山了。
至少有三件事值得注意。
第一件事,三位美國前總統譴責特朗普,特朗普成為眾矢之的。4月19日,克林頓在發(fā)表演講時諷刺了特朗普??肆诸D表示,“如果我們的生活被與我們意見不一的人的企圖所支配,那么我們實現更加完美聯邦的250年歷程將面臨風險”。
與拜登一樣,克林頓并沒有直接提到特朗普,但諷刺特朗普的意味卻不言而喻。克林頓認為,美國正在爭論誰的憤恨最重要,誰的憤怒更有道理,以及在什么時候擴大真相更合適。
很顯然,克林頓這是在諷刺特朗普“制造仇恨,夸大事實”。
在這之前,拜登發(fā)表了卸任總統以來的首次公開講話。82歲的拜登認為,只用了不到100天的時間,特朗普主導的白宮就給美國帶去了如此規(guī)模的損害與破壞,這實在令人難以理解。

奧巴馬的態(tài)度比較直接。認為關稅戰(zhàn)會讓美國得不償失的奧巴馬,選擇了呼吁美國民眾阻止特朗普,稱特朗普這么做對美國沒好處。
美前國務卿布林肯與前財長耶倫,也公開譴責了特朗普。
站出來譴責特朗普的還有彭斯,以及克魯茲等多名共和黨參議員。越來越多的共和黨人認為,特朗普發(fā)起的關稅戰(zhàn)將影響2026年中期選舉的結果。在美國經濟受到嚴重沖擊的情況下,民主黨的勝算將因此顯著增加。
美國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出現了大幅度下滑,且超過半數的選民認為,美國經濟狀況不容樂觀。
不難看出,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擔憂,不是無緣無故的。這意味著,特朗普接下來將承受更大壓力。
第二件事,哈里斯卷土重來。2024年美國大選的結果,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備受矚目的哈里斯不但沒有笑到最后,反而還慘敗給了特朗普。
當時,惱羞成怒的部分民主黨議員,還將哈里斯敗選的原因歸咎到了拜登身上,稱這是拜登沒有更早宣布退出大選的結果。

但今時不同往日。不可否認,特朗普擊敗了哈里斯,并且還是以大獲全勝的結果獲勝的,但在當下,肆意妄為的特朗普已引起眾怒。加州正在致力于起訴特朗普,民主黨議員想要彈劾特朗普,美聯儲也在給特朗普添堵……這無疑給了哈里斯趁勢崛起的機會。
這一次,哈里斯的目的不是競選總統,而是競選加州州長。哈里斯很清楚,加州是民主黨的大本營,也是美國經濟實力最強的州,如果能取代紐森成為加州州長,自己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再次角逐總統寶座的機會,就會更多。
讓哈里斯心碎不已的是,根據美國民調結果,她競選加州州長的支持率才剛超過30%,大約有50%的選民表示反對哈里斯出任加州州長。
按照這個跡象,哈里斯成為加州州長,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輸給特朗普后,曾經意氣風發(fā)的哈里斯,不得不面臨三個難題:一是如何重新獲得民主黨人的支持,包括民主黨州長與議員。二是怎樣獲得美國選民的信任,特別是關鍵搖擺州選民的信任。三是說服美國的大金主再給她一次機會。
從以往的例子看,哈里斯要想在四年后再次競選總統,可以說是難上加難。

第三件事,特朗普對美聯儲“開戰(zhàn)”。在美聯儲拒絕降息、鮑威爾多次硬懟特朗普的情況下,特朗普很想將鮑威爾免職,結果卻碰了一鼻子灰。
雖然特朗普認為,他隨時能讓鮑威爾走人,但實際上,只要鮑威爾不主動遞交辭呈,特朗普暫時還真沒轍。用鮑威爾的話說就是,特朗普沒有將他免職的權力。
有很多美國專家認為,如果特朗普真的做到了將鮑威爾免職,美國市場就會出現震動。
可以肯定的是,美聯儲不會對特朗普認慫。接下來,鮑威爾將與特朗普展開一場漫長的較量,兩人都不會輕易認慫,但無論如何,最終贏家只有一個,結果不是特朗普對美聯儲讓步,就是鮑威爾對白宮妥協。
山雨欲來風滿樓。擺在特朗普眼前的,是歐盟與日本等各大經濟體發(fā)起的挑戰(zhàn),以及民主黨人的掣肘,還有來自美聯儲的施壓。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接下來多長點心吧,特朗普。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