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讀《資治通鑒》總給人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田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田單

趙雍,一個更響亮的名字叫趙武靈王,他是戰(zhàn)國時期趙國的第六代君主,他的前半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君主,在作戰(zhàn)方式上進行劃時代的改革,推行胡服騎射;在外交上聯(lián)秦、楚、宋,牽制齊、魏、韓,迅速使趙國國勢強盛,成為與齊、秦比肩的強國。但娶了大美女吳娃之后,他身上這種曠世的英雄氣逐漸消弭,沉迷女色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的地步,甚至幾年不出宮門。

愛屋及烏,就罷黜早年立的太子長子趙章,封為安陽君,改立與吳娃生的幼子趙何為太子。趙章本是可以繼承王位的,現(xiàn)在太子之位讓弟弟給奪了,自然耿耿于懷,這就為趙雍后來的滅頂之禍埋下伏筆。等吳娃死了,“屋”沒了,對“烏”的愛自然也有所消減。此時,趙雍又開始心疼長子趙章,覺得長子無辜。

公元前295年,趙何已經即位,趙雍為主父,特意安排肥義做趙何的宰相。趙章向來奢侈無度,擔任他的宰相的是生性好斗、不可一世、喜愛殺戮的田不禮。趙國大臣李兌告訴宰相肥義,趙章和田不禮這兩個人湊在一起,必生陰謀。因此,李兌預言,趙國的劇變即將爆發(fā)。李兌勸說肥義,你是大王的師父,一旦生變,你會是第一個受害者。為了避禍,你何不把權力交給王叔趙成?

肥義大義凜然表示,我受先王之托,就必須永遠忠心,直到死。現(xiàn)在不能為了逃避田不禮的禍害而拋棄我的誓言。我只求實踐我的承諾,并不苛求保全我的性命。感謝你的關心,但我有言在先,決不食言。李兌只好流淚辭別肥義,此后,他多次拜會王叔趙成,提醒他戒備田不禮,李兌令人感動吧?肥義提醒大王趙何的侍從信期,趙章和田不禮可能有一天會借主父之命發(fā)動政變。

肥義要信期謹記,從今天開始,如果有人借主父之名召見大王時,你必須先告訴我,不可貿然前往。由我先走一步去試探事情真假。確實沒有危險, 再讓大王前去,信期表示謹記。主父趙雍觀察發(fā)現(xiàn),趙惠文王趙何舉行重大會議時,趙章態(tài)度懶散,還要朝拜高坐在上的弟弟。他突然心疼起了趙章,打算將趙國一分為二,由趙章去代郡建立代國,但這個計劃還沒實施。

趙雍帶著趙何一起出游沙丘,分別住在兩座行宮之中。趙章和田不禮認為,現(xiàn)在是發(fā)動政變奪權的天賜良機,于是假傳趙雍命令,去召喚趙何進宮。信期馬上通知肥義,肥義先行,很快就中伏被殺。信期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雙方展開血戰(zhàn)。剛好王叔趙成帶著李兌從邯鄲率軍趕到。并立即征調附近的駐軍參戰(zhàn),很快就斬殺了趙章和田不禮,并屠滅了他們的黨羽。

于是,王叔趙成出任了宰相,號安平君,李兌出任了司寇之職。此時的趙何年紀還小,朝政大權完全控制在趙成和李兌的手里。政變發(fā)生時,趙章戰(zhàn)敗,跑去投奔主父趙雍。趙雍心疼這個兒子,把他藏在自己的行宮之中。大軍很快就從行宮中搜出并處決了趙章。趙成和李兌意識到此舉惹來殺身之禍:事后主父必會追究我們殺趙章的罪責,恐怕我們全家都要沒命了!

兩人決定先下手為強,對主父行宮中的人員下令,先出來的有賞,后出來的一律格殺。宮人們立即一哄而散,紛紛爭搶出宮。趙雍也想出宮,卻被擋在了宮門之內。最后,偌大的行宮只剩趙雍一人,連吃的都沒有。他只好四處搜索鳥蛋或雛鳥充饑,堅持了三個月之久。到最后,什么能吃的都吃光了,趙雍被活活餓死。在趙成和李兌的把持下,直到確定趙雍死了,才向各國報喪。

趙武靈王塑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趙武靈王塑像

當初,李兌和趙成都是令人感動的正面人物,尤其是李兌,其言辭舉動,幾乎可以與肥義媲美。但此刻,卻淪落為惡魔,以極其殘忍的手段逼死了一代雄主趙雍。毋庸置疑,李兌和趙成,必然是受過趙雍厚恩的,沒有趙雍,他們怎么能有此高位?但時過境遷,利益當前之時,那種正義凜然的君子形象蕩然無存,瞬間化身惡魔,這是不是令人毛骨悚然?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為報了當初齊國禍國之仇,命樂毅擔任遠征軍最高統(tǒng)帥,聯(lián)合趙國、秦國、韓國、魏國一起進攻齊國。齊湣王田地倉促之間征召舉國之兵迎戰(zhàn),被聯(lián)軍大敗。樂毅親率大軍,準備深入齊國,消滅齊國軍隊主力。燕君名將劇辛反對深入追擊齊軍。樂毅不予采納,繼續(xù)揮軍深入。很快,齊國人心崩潰,樂毅率軍直抵齊國首都,把齊國的許多珍寶運回燕國。

燕昭王大喜,親自勞軍,犒賞將士,并封樂毅為昌國君,命他繼續(xù)留在齊國攻克還未奪取的城市。楚國大將淖齒處死齊湣王田地,燕國大軍在樂毅的率領下,只用了6個月的時間,就接連攻克了齊國70余座城市,并把這些城市全都改作燕國的郡縣。樂毅包圍即墨和莒城這兩個城市長達一年多,仍不能攻克,就下令解圍,在距離城市9里之地筑營。

接下來又過了3年,樂毅卻一直沒能攻克燕國的兩個城市,一時間,燕國國內流言四起。一些居心叵測的家伙在燕昭王面前大肆進讒言,說并不是樂毅攻不下這兩個城市,而是這3年來,他根本就沒有真正攻打這兩個城市。因為他要收買齊國民心,好讓齊國人擁戴他做齊國國王!現(xiàn)在,齊國民心已經屈服于他,他只不過是顧及在燕國的妻子兒女,才沒有對這兩個城市發(fā)動進攻。

你看,多可怕!樂毅在前方賣命流血,立下不世功勛,國內就一幫人居心險惡地在燕昭王面前挑撥是非,希望借助燕昭王的手弄死樂毅。自古以來,手握極大軍權的將領本就是君主最容易猜忌的對象,他們此舉,的確可以置樂毅于死地,這是不是令人毛骨悚然?但燕昭王乃一代明君,他不但沒有受挑唆,反而殺一儆百,處死了這些挑撥是非、進讒言的歹毒小人。

這還不夠,燕昭王還命人把王后的衣服送給樂毅的妻子,把王子的衣服送給樂毅的兒子。用100輛戰(zhàn)車保護,派宰相親自把樂毅的妻子和兒子送到齊國去,還封樂毅做齊國國王。樂毅感激涕零,堅決不接受。此后,再也沒有人敢在燕昭王面前挑撥樂毅的是非。但遺憾的是,不久后,燕昭王去世,他的兒子即位,就是燕惠王,燕惠王在做太子時就對樂毅不滿。

這里放下樂毅和燕惠王不說,先說當初齊國的悲慘遭遇——齊國兵敗,齊湣王被楚國大將淖齒處死,齊國太子田法章僥幸逃出,改名換姓在莒國太史家里做了個仆役。太史的女兒頗具慧眼,發(fā)現(xiàn)田法章儀表非凡,處處關照他、庇佑他。久而久之,兩人產生愛情。田地的侍從之一王孫賈發(fā)動突襲殺死淖齒,四處尋找逃亡的太子田法章。

田法章再三確認不是圈套之后,才干表明身份,于是,他被擁立繼承大位,就是齊襄王。就此據(jù)守莒城,與燕軍對峙。燕軍攻打齊國時,低級官員田單在逃亡中表現(xiàn)出色,提前要家人用厚鐵包裹車輛的軸端,在逃亡途中,那些沒有經過這么處理的車輛全部軸端斷裂,車輛翻覆而被燕軍俘虜,唯獨田單家族成功逃出,并逃到了即墨。

趙惠文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趙惠文王

剛巧即墨城主陣亡,即墨人得知田單在逃亡路上的出色表現(xiàn),都認為他是出色的軍事家,就推舉他做了城主,率即墨全城居民抗燕。接著說樂毅,田單得知燕國燕惠王即位,尤其是得知燕惠王當太子時就對樂毅很不滿,當即決定用反間計毀掉樂毅。他使人四處散布謠言,故意說,即墨現(xiàn)在最擔心的是燕國真的發(fā)動認真的攻擊,那即墨必定陷落。

這話在沒腦子的燕惠王聽來,弦外之音就是,果真如此,好你個樂毅,真的是沒盡力進攻即墨!于是,立即派出大將騎劫到齊國接任遠征軍統(tǒng)帥,把樂毅給召回燕國。樂毅知道燕惠王心懷惡意,嚇得不敢回燕國,只能投奔趙國。燕軍將士痛恨國王昏聵,又傷痛樂毅狼狽離去,群情激憤、軍心渙散。遇到騎劫這樣的豬對手,田單三次略施小計,就瓦解了燕君,齊國反敗為勝。

燕軍大敗,統(tǒng)帥騎劫被殺。很快,齊國就收復了當初被樂毅奪取的70多座城市。田單率大軍迎回田法章到首都臨淄,田法章封田單為安平君。當初,太史的女兒看上田法章,終于跟隨田法章富貴了,做了王后,生下兒子田建。太史覺得女兒辱沒家門,斷絕父女關系,但女兒仍然對太史盡了女兒的責任。

齊國絕境逢生,險些遭遇滅國之痛,卻又成功復國,田單居功至偉。按道理,田法章該厚待田單吧?但世上最難測的就是人心,沒有田單,田法章還不知道在哪里茍活呢。可是此一時,彼一時。一旦貴為人君,田法章的心思就開始發(fā)生變化了,在他看來,宰相田單就已經不再是當初的田單了。這對田單來說,就意味著有性命之憂了。

比如,田單看到一位老者涉水而過,天氣寒冷,上岸后幾乎凍僵了,不能行走。田單把自己的皮袍解下來給他,田法章得知后,心里非常反感,自言自語說,田單這么做不就是想收買人心嗎?目的豈不是要覬覦他的王位?如果不早點除了田單,只怕會生出劇變,自己王位不保。人心的丑惡是不是令人不寒而栗?田法章卻早已忘了,沒有田單,你田法章還能當齊國國王嗎?

僥幸的是,田單命好,田法章自言自語的時候,一位在旁邊忙著的工匠卻極具智慧地點醒了田法章。他的意見是,除掉田單絕對不是好辦法,大王最好的辦法是,順水推舟,下令對田單進行褒獎,并表示,田單所有的行為,都是大王的旨意。這么一來,田單的善行,就變成了田法章的善行,工匠還建議田法章,要他單獨致謝田單,并吩咐他繼續(xù)深入民間,了解人民疾苦。

田法章依計而行,不久后,他專門派人到基層調查民意,只聽到老百姓都在紛紛傳頌大王的恩德,都是這么想,怪不得田單對老百姓這么好,原來這是他執(zhí)行大王的旨意?。√锓ㄕ掠?個寵臣,他們準備搞垮田單,紛紛向田法章進讒言,挑起田法章對田單的質疑和猜忌,田法章聽進去了,第二天,在召見田單時就刻意端起了大王的架子,田單嚇得趕緊接連5天承認自己犯了死罪。

奉田法章之命出使楚國的貂勃得到田法章宴請慰勞,貂勃已經知道那9個寵臣在田法章面前進了讒言,他趕緊跪下來說服田法章:大王自愧不如的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大王卻直呼田單的名字。論對國家的豐功偉績,有誰比得上田單?燕國遭遇大難時,大王只能逃亡,田單卻復國了。那時候,他如果要拋棄大王,還有大王的今天嗎?

田法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田法章

現(xiàn)在,大王卻聽信了那9個寵臣的挑唆,竟然想要除掉田單,這是多么無恥的人,才做得出來的呀?貂勃建議田法章,立即處死那9個寵臣,作為向田單的謝禮。否則,我們國家必將陷入新的危機,迎來新的災難!田法章終于醒悟過來,依言處死了這9名寵臣,把他們的家族驅逐出齊國,封萬戶給田單。是不是令人毛骨悚然?如果不是貂勃,掉腦袋的恐怕不是那9個寵臣,而是田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