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古稱“朱提(shū shí)”“烏蒙”,云南省下轄地級市,位于云南省東北部,東與貴州省接壤,西北與四川省為鄰,南與曲靖市會澤縣接界。

截至2024年,昭通市下轄1區(qū)(昭陽區(qū))、1市(水富市)、9個縣(魯?shù)榭h、巧家縣、鹽津縣、大關縣、永善縣、綏江縣、鎮(zhèn)雄縣、彝良縣、威信縣)。市政府駐昭通市昭陽區(qū)崇義街30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置朱提縣,兩晉、南北朝置朱提郡,宋為烏蒙部,元為烏蒙路,明設烏蒙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云貴總督鄂爾泰“改土歸流”,改烏蒙為昭通,取“昭明通達”之意,設恩安縣附郭。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24年(民國十三年)《昭通志稿·方輿志第一·沿革》

昭通在唐虞三代均屬要荒之地,聲教未及。自前漢始設郡縣,嗣后叛服無常。元明雖內(nèi)附,亦羈縻而已。自清雍正間改土設官,移蜀隸滇,統(tǒng)率五屬,控制邊疆,其間區(qū)劃之周密,建置之精詳,規(guī)模宏廓,較前代有加。惟溯古今之變,更治亂之始末,爰滌舉時代,以作歷史之考證焉。志沿革。

唐虞荒服地,夏商梁州域,周為竇(竇)地甸。

漢武帝遣唐蒙通西南夷,設朱提縣,屬益州犍為郡。后漢仍為益州,置犍為屬國都尉。

《漢書·地理志》:永初元年置,別領朱提、漢陽。

蜀漢分犍為置朱提郡。

晉武帝分朱提郡置南廣郡。南廣即今鎮(zhèn)雄。

宋仍為朱提郡,屬寧州。

齊初為南朱提。永明五年,設北朱提。延興元年,又置東朱提。

梁、陳俱沒于蠻,郡廢。

隋開皇中改置曲州,大業(yè)初廢。

唐武德初復置曲州,治朱提,屬于戎州都督府。自天寶后,南詔崛起,有烏蠻仲由牟之裔阿統(tǒng)居此,傳十一世為烏蒙部。

宋封阿杓為烏蒙王。元初歸附,置烏蒙路,尋改總管府,又改烏蒙宣撫司,后升為宣慰司。

明洪武十五年,土司阿普降順,即其地改為烏蒙軍民府,世其職,屬四川省,列四土司之一。

清初歸附,仍為土府。

至雍正五年,滇總督鄂爾泰欲改土歸流,土司祿萬鐘懼(懼),逃四川,捕獲貸死,以其地置郡,改隸云南。大關設通判,芒部改為鎮(zhèn)雄州,以州同駐彝良,州判駐威信,設永善縣駐米貼,俱屬府轄。

(雍正)八年八月,魯?shù)橥燎醯摱ぷ尤f福叛,殺官據(jù)城,勾引涼山蠻過江,并東川、鎮(zhèn)雄俱各蠻應,總督調(diào)川、黔兵及滇軍進攻。十二月討平逆黨,遂廢天梯土城,另建今城于二木那,易烏蒙為昭通,設恩安縣治附郭,大關設同知,移通判于魯?shù)椤?/p>

蓋(蓋)昭之為地,自漢洎(jì,到、及)唐,屬郡屬州,迭相更變者六百余年。自唐迄明,淪于蠻夷,為路為府,叛服糜常者亦六百余歲。自雍正五年,改設流官知府、知縣,至清末無變置者,又一百九十余年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38年《民國昭通縣志稿·卷一 圖》

昭通縣歷代建置沿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