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特朗普政府揮舞著關稅大棒,對全球貿易伙伴無差別加征"對等關稅"時,中國卻打出了一張讓全世界都為之驚嘆的王牌——宣布對最不發(fā)達國家100%產品實行零關稅!
這一招,不僅讓美國的貿易霸凌相形見絀,更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國擔當。
4月2日,美國宣布對所有貿易伙伴加征關稅的瘋狂舉動,立即在全球經濟掀起驚濤駭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不得不緊急下調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0.3個百分點,其中對美國經濟增長預期的下調幅度更是高達0.9%。
這種"傷敵八百自損一千"的愚蠢行徑,直接導致特朗普政府的支持率應聲下跌,真是應了那句老話——"求錘得錘"!
就在美國忙著筑起貿易壁壘的時候,中國卻在聯合國鄭重宣布:對最不發(fā)達國家所有產品實行零關稅!
這一記漂亮的"四兩撥千斤",不僅讓美國的貿易霸凌顯得格外丑陋,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胸襟與格局。
要知道,目前全球有46個最不發(fā)達國家,總人口超過10億,中國的這一決定將直接惠及全球近八分之一的人口!
中國對美反制的125%高關稅和美國對最不發(fā)達國家的零關稅政策,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一邊是揮舞大棒、恃強凌弱的霸權主義,一邊是敞開懷抱、合作共贏的大國擔當。
這種對比如此強烈,以至于《金融時報》都不得不承認:"在全球貿易的十字路口,中國正在成為自由貿易的新旗手。"
一、中國的零關稅政策絕非簡單的讓利
通過向最不發(fā)達國家全面開放市場,中國正在構建一個更加公平、更具包容性的新型國際貿易體系。這些國家向中國出口農產品、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獲得收益后,又會反過來購買中國的工業(yè)制成品,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這種"你賣原料,我賣成品"的互利模式,遠比美國那種"強買強賣"的霸權思維高明得多。
二、挑剔貿易戰(zhàn)的后果是美國不能承受之重
只說一個“大豆之戰(zhàn)”。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曾經每年從美國進口價值140億美元的大豆,占美國大豆出口總量的60%。但自從美國挑起貿易戰(zhàn),中國轉而從巴西等國加大采購,如今巴西已完全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大的大豆供應國。美國農場主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辛苦種植的大豆堆積如山,價格暴跌。這就是跟中國打貿易戰(zhàn)的下場——市場丟了,信譽毀了,盟友跑了。
更讓美國難堪的是,就在其關稅大棒揮得虎虎生風之際,中國與非洲的貿易額卻在2024年突破了3000億美元大關。埃塞俄比亞的咖啡、肯尼亞的鮮花、坦桑尼亞的腰果,這些以往難以進入國際市場的商品,如今正通過中國的零關稅政策,源源不斷地進入14億人的巨大市場。用南非總統(tǒng)拉馬福薩的話說:"中國用實際行動證明,發(fā)展中國家不是只能做發(fā)達國家的原料附庸。"
三、美國的敗退已是不爭事實
這場關稅戰(zhàn)打到今天,勝負已分。
美國輸掉的不僅是市場份額,更是全球領導力。
當中國在聯合國宣布零關稅時,發(fā)展中國家一片歡呼;而當美國加征關稅時,連歐盟、日本等傳統(tǒng)盟友都在罵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就是當今國際關系的真實寫照。
根據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超過50個發(fā)展中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這意味著,美國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全球貿易體系正在被一個更加公平、更具包容性的新體系所取代。
而這個新體系的核心,正是中國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開放終將戰(zhàn)勝封閉,共贏終將取代零和,這就是歷史的大勢所趨。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