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引言

黑色素瘤作為一種高度惡性的腫瘤,過去治療手段單一,療效欠佳。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出現(xiàn)徹底革新了黑色素瘤治療的臨床格局1。然而,由于肢端型和黏膜型等特殊亞型占據(jù)我國黑色素瘤患者群體的較高比例2,臨床長期缺乏符合中國患者特點的療效數(shù)據(jù)與治療標準。

2025年4月 23日,國家藥監(jiān)局(NMPA)正式批準特瑞普利單抗用于晚期黑色素瘤一線治療,這是中國首個獲批該適應癥的本土原研PD-1抑制劑。這一重要批準基于國內(nèi)多中心Ⅲ期隨機對照研究MELATORCH研究的關鍵數(shù)據(jù)。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一重大突破的臨床意義,醫(yī)脈通特別邀請了MELATORCH研究的leading PI,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郭軍教授分享此次獲批背后的重要臨床意義及未來前景。

專家簡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郭軍 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 主任醫(yī)師,博士生導師,教授

  • 黑色素瘤與肉瘤內(nèi)科 主任

  • 泌尿腫瘤內(nèi)科 主任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 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 國際黑色素瘤協(xié)會(MWS) 副主席

  • CSCO黑色素瘤專家委員會 前任主任委員

  • CSCO腎癌專家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 CSCO免疫治療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 CSCO尿路上皮癌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 CSCO前列腺癌專委會 副主任委員

  • CFDA國家藥品注冊 評審專家

  •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 委員(抗腫瘤用藥專業(yè)組)

  • 國家癌癥中心國家腫瘤質(zhì)控中心黑色素瘤專委會 主任委員

 以中國方案,應對中國特色難題——專訪郭軍教授,解析特瑞普利單抗黑色素瘤一線適應癥獲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更多視頻
以中國方案,應對中國特色難題——專訪郭軍教授,解析特瑞普利單抗黑色素瘤一線適應癥獲批

醫(yī)脈通:2025年4月23日,國家藥監(jiān)局(NMPA)正式批準特瑞普利單抗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線治療,這是中國首個獲批該適應癥的本土原研PD-1抑制劑。郭教授,您作為CSCO黑色素瘤專委會的創(chuàng)建者、國際黑色素瘤研究聯(lián)盟亞太地區(qū)主席,以及國內(nèi)同仁口中親切的“黑老大”,請問您如何看待特瑞普利單抗此次獲批黑色素瘤一線適應癥的意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郭軍 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特瑞普利單抗此次正式獲批用于晚期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是國產(chǎn)免疫治療領域取得的重要里程碑,不僅為中國患者帶來了更優(yōu)質(zhì)、可及的治療方案,也為今后的研究開展和臨床實踐提供了全新的平臺。2018年12月,特瑞普利單抗作為首個本土原研PD-1抑制劑獲批黑色素瘤二線治療適應癥,至今已有七年時間。本次再度拓展至一線治療,意味著中國自主研發(fā)的免疫治療藥物在黑色素瘤治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取得了實質(zhì)性突破,標志著治療起點的整體上移。

此次適應癥獲批所依據(jù)的,是由我們牽頭開展的MELATORCH研究。這是全球首個PD-1單藥與達卡巴嗪進行直接對照的Ⅲ期注冊臨床研究,共納入超過256例患者,其中60%為肢端型黑色素瘤,更貼近中國的臨床真實人群。研究顯示,特瑞普利單抗治療組12個月無進展生存率(PFS)達16.9%,較達卡巴嗪組的7.2%提高超過一倍;經(jīng)兩階段法敏感性分析校正后的中位總生存期(OS)為15.1個月,明顯優(yōu)于達卡巴嗪組的9.4個月,患者死亡風險降低32%。這些關鍵數(shù)據(jù)明確顯示特瑞普利單抗在療效上優(yōu)于傳統(tǒng)化療。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要價值在于人群構成。長期以來,國際研究多以皮膚型黑色素瘤為主,而中國黑色素瘤患者中肢端型和黏膜型占比較高,且被認為對免疫治療反應較差。在MELATORCH研究中,以肢端為主的人群同樣在PFS和OS方面獲得了顯著的療效優(yōu)勢,表明PD-1單藥在該類人群中依然具備明確價值。研究補全了國際研究設計中的空白,為中國特色亞型人群提供了強有力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也為中國免疫治療策略在黑色素瘤領域建立起國際認可的標準。更為重要的是,此次獲批不僅意味著在臨床層面患者可直接從中受益,也為未來在中國開展更多高質(zhì)量臨床研究奠定了基礎。此前,受限于一線免疫治療未獲批,國內(nèi)研究通常以化療為對照組,而這一適應癥的獲批,將使PD-1抑制劑成為中國研究中的標準對照治療,真正實現(xiàn)與國際臨床試驗平臺的對接。

與此同時,特瑞普利單抗一線適應癥未來有望加速納入醫(yī)保,進一步提升治療的經(jīng)濟可及性??傮w來說,從政策層面、研究層面到臨床實踐層面,此次適應癥的拓展均具有深遠影響,為我國黑色素瘤免疫治療的發(fā)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醫(yī)脈通:以特瑞普利單抗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國內(nèi)黑色素瘤全程管理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您認為主要突破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后續(xù)還有哪些治療前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郭軍 教授

北京大學腫瘤醫(yī)院

特瑞普利單抗一線治療適應癥的獲批,不僅體現(xiàn)了免疫治療在國內(nèi)黑色素瘤全程管理中的突破性進展,也為未來治療探索奠定了關鍵基礎。長期以來,中國黑色素瘤患者群體中超過50%為肢端型,約25%為黏膜型2。這兩個亞型患者對免疫單藥治療的總體有效率偏低,僅約16%-17%,而國外以皮膚型為主的黑色素瘤患者單藥免疫治療有效率可達40%-50%2。因此,如何提高中國特色黑色素瘤亞型的治療有效率和長期生存獲益,是當前臨床實踐亟需突破的重要方向。

為此,國內(nèi)開展了一系列以特瑞普利單抗為核心的免疫聯(lián)合治療臨床研究,旨在進一步提高肢端型和黏膜型患者的臨床療效。例如,特瑞普利單抗聯(lián)合阿昔替尼治療晚期黏膜黑色素瘤一線治療的CT13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客觀緩解率(ORR)達到48.3%,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達到7.5個月,中位總生存期(mOS)達到20.7個月3。這一聯(lián)合治療方案的初步數(shù)據(jù)已顯著超越單藥治療的有效性,為黏膜黑色素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臨床實踐選擇。針對肢端型黑色素瘤的圍術期治療,目前也正在積極探索PD-1聯(lián)合抗血管生成藥及化療的三藥聯(lián)合治療方案。未來,這些聯(lián)合治療策略將成為重點研究方向之一,致力于將中國特色亞型黑色素瘤的有效率進一步提高至50%-60%,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總體而言,以特瑞普利單抗為代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在國內(nèi)黑色素瘤領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標志著中國在國際免疫治療領域的進一步崛起。未來,圍繞聯(lián)合治療、圍術期治療以及更加精準、個體化的免疫治療策略,將持續(xù)推動國內(nèi)黑色素瘤臨床治療實現(xiàn)更大程度的療效突破。

小 結

特瑞普利單抗此次獲批黑色素瘤一線治療適應癥,為中國黑色素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新治療選擇,標志著國產(chǎn)創(chuàng)新藥物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qū)崿F(xiàn)了重大跨越?;诟哔|(zhì)量的MELATORCH研究證據(jù),特瑞普利單抗首次明確證實了單藥PD-1抑制劑在以肢端為主的中國黑色素瘤人群中的療效優(yōu)勢,并為未來更廣泛、更深入的臨床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對照標準。后續(xù),以特瑞普利單抗為核心的聯(lián)合治療、圍術期治療以及精準免疫治療探索將持續(xù)推動中國特色黑色素瘤患者的臨床療效和長期生存獲益不斷提升,進一步增強我國自主研發(fā)藥物在國際腫瘤治療領域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參考文獻

1.Franklin C, Livingstone E, Roesch A, et al. Immunotherapy in melanoma: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EJSO), 2017, 43(3): 604-611.

2.Mao L, Qi Z, Zhang L, et al. Immunotherapy in acral and mucosal melanom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2021, 12: 680407.

3.Li S, Wu X, Yan X, et al. Toripalimab plus axitini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ucosal melanoma: 3-year survival update and biomarker analysis[J].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2022, 10(2): e004036.

小調(diào)研

80%","url":"","cnt":0}],"total_cnt":0},{"type":1,"title":"Q2:在您的臨床實踐中,對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二線及后線治療,目前您使用PD-1抑制劑的比例是?","options":[{"name":"A)<50%","url":"","cnt":0},{"name":"B)50~70%","url":"","cnt":0},{"name":"C)70%~80%","url":"","cnt":0},{"name":"D)>80%","url":"","cnt":0}],"total_cnt":0},{"type":2,"title":"Q3:對于黑色素瘤免疫治療,選擇使用哪個品牌PD-1抑制劑時,您認為以下考量因素中最優(yōu)先考慮的是那兩個? ","options":[{"name":"A)有無適應癥 ","url":"","cnt":0},{"name":"B)有無指南推薦 ","url":"","cnt":0},{"name":"C)循證證據(jù)級別 ","url":"","cnt":0},{"name":"D)價格","url":"","cnt":0}],"total_cnt":0},{"type":1,"title":"Q4:在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免疫治療藥物評價中,以下您最為關注的是:","options":[{"name":"A)有效率","url":"","cnt":0},{"name":"B)無進展生存時間","url":"","cnt":0},{"name":"C)總生存時間","url":"","cnt":0},{"name":"D)安全性","url":"","cnt":0}],"total_cnt":0}]" data-delflag="0" data-fail="0">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THE END-

本文內(nèi)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專業(yè)的醫(yī)療指導,也不應被視為診療建議。醫(yī)脈通是專業(yè)的在線醫(yī)生平臺,“感知世界醫(yī)學脈搏,助力中國臨床決策”是平臺的使命。醫(yī)脈通旗下?lián)碛小概R床指南」「用藥參考」「醫(yī)學文獻王」「醫(yī)知源」「e研通」「e脈播」等系列產(chǎn)品,全面滿足醫(yī)學工作者臨床決策、獲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