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風輕柔,卻讓肌膚悄然緊繃;暖陽和煦,卻喚醒蟄伏的敏感?;ǚ墼诳諝庵休p盈舞蹈,柳絮如雪般飄散——看似浪漫的春日,卻是易感人群的“多事之春”。泛紅、干癢、甚至是情緒上的脆弱……但別擔心,讀懂春天的敏感信號,用溫和的呵護筑起屏障,便能與春光溫柔相擁。
“敏感”受季節(jié)影響,但也是種天賦,能察言觀色,體味人情冷暖。但殊不知,那鈍鈍的感覺,倒也是一種福分。
鄰居指桑罵槐,他渾然不覺;同事暗中排擠,他只道是人家忙碌;妻子摔盆打碗,他竟以為碗柜年久失修。眾人皆笑他愚鈍,他卻日日吃得下飯,睡得著覺,面色紅潤,步履穩(wěn)健。反是那些“聰明人”,整日揣摩這個,計較那個,臉上總掛著三分病容,七分愁緒。
今人生活,處處是刺。職場上的一句閑話,社交圈的一個眼神,網絡里的半句譏評,都能叫敏感者輾轉反側,夜不能寐。而鈍感者卻似披著一件無形的鎧甲,那些暗箭明槍,未及肌膚,便已紛紛落地。這鎧甲不是別的,正是一種對自己的慈悲——何必把世人的口舌,都當作金科玉律?
當然,鈍感并非麻木。它是對惡意的屏蔽,卻保留著對善意的感知。就像園中的向日葵,無視四面的雜草,只追著陽光轉動。見著乞兒必施舍,遇著老弱必攙扶。鈍感是有選擇的,把精明用在正經處,糊涂留給無謂事。
鈍感力實則是種生存智慧。人生苦短,若事事計較,處處敏感,豈不如同背著千斤重擔行路?把耳朵關起一半,把心眼放寬三分,留些力氣,走更遠的路。
鈍感之人,往往活得簡單。而簡單,有時候就是最大的聰明。
如果你也想在“上海奉賢·‘閑’時光”欄目看到自己的作品,歡迎向我們投稿,投稿要求如下:
投稿主題:
? “我與奉賢的故事”:關于這座城的記憶、風景與人情
? “閱讀點亮生活”:一本書、一段文字帶給您的啟發(fā)與感動
? “生活的詩意”:日常生活中的“小確幸”、思考與心靈感悟
作品形式:
?文字(字數(shù)建議600~1000字)
?音頻(時長建議3分鐘以內)
?視頻(時長建議3分鐘以內)
優(yōu)秀作品將獲得:
? 入選“上海奉賢”官方平臺“上海奉賢·‘閑’時光”專欄、“美谷奉賢”App專欄,讓更多人讀到您的文字
? 部分作品將制作成有聲讀物,用聲音傳遞文字的溫度
征集時間:長期
投稿方式:
發(fā)送私信至“上海奉賢”,標題請注明:【“上海奉賢·‘閑’時光”投稿】+作品標題+作者姓名(投稿需為原創(chuàng),附上作者簡介及聯(lián)系方式,以便我們確認稿件信息)
作者、編輯:歲歲
配音:諾諾
插圖:怡欣(實習)
? end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