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會,準確來說是基督教社會,發(fā)生了一件大事——教皇去世了。

這事要是放在宗教橫行的中世紀,那就算是歐洲盟主去世了。這事放到現(xiàn)在呢,也不是一件小事。西方社會是世俗政治和宗教文化雙軌并行的社會,在伊斯蘭世界,宗教領袖甚至要大于世俗領袖,又或者是二者合一,為同一個人。

西方社會標榜自己是自由民主,但是在宗教這一塊,也是保守得不行。而宗教對于西方社會的影響也是著實大得可以。截至2025年,全球基督教徒人數(shù)約為24億,占全球總人口的近30%,是分布最為廣泛的宗教,歐洲、美洲,甚至是亞洲地區(qū),比如韓國,都是主要的宗教。

比如在歐洲,基督徒約占總人口的71.13%,約5.19億人。而在美洲,基督徒也是超過70%。

4月21日,梵蒂岡天主教教廷對外宣布,教皇方濟各當?shù)貢r間21日7時35分去世,享年88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就在前一天,方濟各還出現(xiàn)在梵蒂岡圣彼得廣場舉行的復活節(jié)慶典上,并簡短會見到訪的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所以美國《紐約時報》評論說,方濟各的突然離世令不少人感到震驚。

方濟各死于什么呢?應該是肺炎,今年2月,他因為雙側肺炎入院38天。其實他年輕時就患上了足以致命的肺炎,切除部分肺葉,脆弱的肺部讓方濟各隨時面臨著死亡。

方濟各死了,那么后續(xù)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當然就是選出新的教皇。新教皇一般是從紅衣主教,也就是樞機主教中民主選舉產(chǎn)生。從召開選舉會議,到最終新教皇產(chǎn)生,有可能會花上幾天甚至是幾個月的時間。

教廷國務卿彼得羅·帕羅林,耶路撒冷拉丁禮教會主教皮耶爾巴蒂斯塔·皮扎巴拉,法國的讓-馬克·阿夫利娜,馬耳他的教會會議秘書長馬里奧·格雷奇都有可能成為新的教皇。

但是無論如何,這次教皇選舉都會非常不順利。

羅馬天主教會的樞機主教們在教皇死后,會組成選舉團,投票遴選繼任者。候選人需要得到2/3的絕對多數(shù)票才能當選,如果前三輪投票中,沒有人獲得絕對多數(shù),之后的投票中候選人只要獲得簡單多數(shù)就可以當選。

方濟各在2013年經(jīng)過了24小時五輪投票后,才最終當選。而且方濟各本來也不是熱門人選,因此下一屆教皇選舉,誕生黑馬也并不稀奇。

全球80歲以下的樞機主教選舉人一共有135人,這些人將組成選舉團,他們就入住梵蒂岡圣瑪莎官邸,直到新教皇誕生。

來自世界上千上萬的教徒會會在圣瑪莎官邸周圍,親眼目睹教皇的誕生。如果沒有選出教皇,官邸的煙囪就會冒出黑煙,如果選出了教皇,煙囪就會冒出白煙。

歷史上教皇的死不光光是換個新教皇而已,因為教皇問題引起的歐洲大戰(zhàn)和權力大洗牌也不稀奇。

最知名的就是13-14世紀,因為教皇選舉問題導致的天主教會大分裂事件。

這件事的根源是世俗皇權和宗教權力的斗爭。十三世紀末期,法蘭西終于在國王腓力四世的帶領下終于成為了歐洲霸主,為了能夠獲取到更多的稅收,他強行對本國的基督教教士征稅。這樣的做法引起了位于意大利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不滿,于是他不知道哪里來的自信,開除了在腓力四世的教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件事今天看來無所謂,但是在那個人權與宗教權相并行的時代,無異于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法國國王一怒之下把教皇抓回到了巴黎。不知道是因為羞憤還是被下藥,反正教皇是死了。

1305年,腓力扶持了與他關系密切的法國波爾多主教為新教皇,也就是克萊芒五世,新教會將教廷搬遷到法國境內(nèi)的阿維尼翁城。這就是所謂的“阿維尼翁之囚”。

七十年之后,新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謊稱要將法國勢力滲透至意大利,將教廷搬回意大利,法國國王很是欣慰,你有這份孝心,那就著手去干吧!

教皇重新回到了意大利,這讓意大利很是高興,重新奪回教皇的機會終于是來了。

教皇格里高利十一世病逝后,天主教會樞機主教團要重新選教皇,羅馬當?shù)氐陌傩瞻l(fā)動暴亂,要挾教會選意大利人做教皇,就這樣法國人的教皇位置丟了。

法國的樞機主教們一看這種情況,也不干了,他們跑回阿維農(nóng),和留在此地沒來得及搬家的主教們一頓商量,干脆咱們單干吧!

于是, 法國阿維農(nóng)也選出了一個新教皇,克雷芒七世。天上兩個太陽的時代來臨了。

意大利新教皇烏爾巴諾六世宣布,法國的假教皇和追隨在他身邊的人聽著!你們的教籍沒啦!

法國新主教克雷芒七世和他的追隨者們也隔空對話,意大利假教皇烏爾巴諾六世及其追隨者,你們聽著!你們的教籍才沒了!每當?shù)胤浇虆^(qū)主教或修院院長出缺,雙方都派人前往接任,還同時向歐洲各基督教國家征收賦稅。

這種事吧,看似是宗教糾紛,其實也是政治糾紛。

因為西班牙和法國是盟友,因此西班牙占法國一邊,投法國教廷一票, 和英格蘭不睦的蘇格蘭,選擇支持法國教廷。還有葡萄牙,阿拉貢、卡斯蒂利亞、那不勒斯

意大利各邦國自然選擇意大利教廷,德意志各邦,和法國勢同水火的英格蘭,也支持意大利教廷。還有匈牙利、波蘭、丹麥、瑞典。

所以啊,看似是宗教分裂,其實還是歐洲政治分裂。

持續(xù)的兩個教皇局面,導致了社會混亂,武裝斗爭層出不窮,英法德要求兩個教皇全部退位,重新選舉,兩個教皇拒不答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直到1414年,神圣羅馬皇帝西吉斯蒙德在英、法兩國的全力配合下在康斯坦茨召開宗教會議,將三位教皇全部廢黜,另選舉馬丁五世為新教皇,總算結束了分裂局面。

所以,教皇選舉不能兒戲,雖然現(xiàn)在的世界毫無疑問是世俗權利,政治權利領導的世界。但是全世界信仰宗教者占總人口84%,也就是除了中國,其他國家大部分人都是信教的,而基督教人口又占32%。

新教皇的選舉無論是宗教世界還是世俗世界,都不是兒戲。雖然梵蒂岡教皇國作為一個國家,他的國家實力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世界領導們對于教皇可從來不會輕視,基本都是以國家元首的禮遇接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羅馬天主教皇方濟各去世,俄羅斯、美國、意大利、法國、烏克蘭、印度、巴西等多個國家都發(fā)了吊唁。

比如美國總統(tǒng)川普就發(fā)文稱:“愿教皇方濟各安息!愿上帝保佑他以及所有愛戴他的人!”

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意大利總理梅洛尼,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英國國王,德國總理同樣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表了悼念。

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暢想下,不久之后,那個在圣彼得大教堂的陽臺上現(xiàn)身的人,向信眾致以祝福的人,又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