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手術臺上,180公斤的體重不僅是一個數字,更是一道生死關卡。當體重180公斤的阿先生因嚴重心慌輾轉多地求醫(yī)無果時,喀什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簡稱“喀什二院”)心內科援疆專家龐暘毅然接下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龐暘憑借豐富的診療經驗,挑戰(zhàn)手術禁區(qū),經過5小時的“毫米級”精準操作,這場跨越技術與體重的生命奇跡在喀什二院誕生。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沒有醫(yī)院敢接,直到遇見龐教授”

多年來,阿先生因為心動過速飽受心悸、氣短折磨,但超標的體重讓他的求醫(yī)路屢屢碰壁。

“醫(yī)生們都說手術風險太大,影像也看不清?!卑⑾壬貞浀?。1年前,阿先生在外院被確診為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但因過度肥胖導致穿刺困難,無法尋找到靜脈入路,最終無奈放棄手術。1年來,阿先生嘗試了各類抗心律失常藥物,但心悸癥狀不但沒有緩解,還持續(xù)加重,出現了頭暈、心絞痛合并血壓降低等嚴重危及生命的情況。

阿先生曾多次行心臟電復律轉復心律,但只能維持幾日。幾日過后心動過速又會再度襲來,讓他苦不堪言。

當阿先生幾乎想要放棄尋醫(yī)的念頭時,喀什二院給了他希望——來自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心內科的援疆專家、喀什二院心內科主任龐暘站了出來:“我們試試。”

針對阿先生的病情,龐暘決定為他實施射頻消融術。射頻消融術是目前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唯一方法,治療成功率可達到99.9%。它無開放性切口,不需要全身麻醉,具有創(chuàng)傷小、手術時間短、成功率高、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杀苊庑膭舆^速的再次發(fā)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耗時80分鐘,在脂肪層中“穿針引線”

為極重患者實施射頻消融術,每一步都如履薄冰。術前,龐暘和喀什二院手術團隊也做好了思想準備,但術中還是遇到了不小的難題。

常規(guī)只需10分鐘就能完成的股靜脈穿刺,在阿先生這里變成了長達80分鐘的“拉鋸戰(zhàn)”——阿先生厚厚的脂肪,導致龐暘根本無法觸及股動脈搏動進行穿刺定位,且即使穿刺成功,一般的鞘管也無法穿過重重脂肪組織進入血管。龐暘通過透視下骨性標志定位,反復耐心嘗試最終穿刺成功,且創(chuàng)新地通過特殊長鞘克服了一般鞘管長度不夠的難題。

當導管順利進入心腔后,更大的挑戰(zhàn)接踵而至:阿先生的心臟較常人擴大2倍以上,且存在解剖異常,這導致整個鑒別診斷過程尤為困難。龐暘通過其深厚的電生理技術功底,歷經70分鐘終于確診這例患者并非心電圖診斷的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而是一例較為罕見的1:1下傳心房撲動。

1:1下傳心房撲動是指心房撲動時,心房的電信號直接傳導到心室,導致心室率顯著增加,甚至達到了250次/分鐘左右,隨時可引發(fā)患者心源性休克。

在明確診斷后,整個手術也迎來了最后的決戰(zhàn)時刻,面對常人3倍以上的右房容積,龐暘使用可調鞘管,像指揮芭蕾舞者般精準操控,最終花費90分鐘完成了消融過程。當監(jiān)護儀上紊亂的波形終于轉為規(guī)則的竇性心律時,這場艱難的技術攻堅宣告成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半小時的觀察等待過程中,龐暘還耐心地和團隊成員分享了這類特殊病例的鑒別和消融經驗。當阿先生成功下手術臺的那一刻,龐暘的手術衣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笑著說道:“雖然很累,但累得酣暢淋漓?!?/p>

術后第二天,阿先生就能自主下床,“像卸下了壓在胸口多年的大石頭”。出院時,阿先生一家給龐暘贈送了致謝錦旗。這份情誼,讓龐暘更加堅定:“援疆不是‘走過場’,而是要在這里扎下技術的根?!?/p>

“醫(yī)生的天職就是向難題宣戰(zhàn)”

“在醫(yī)學領域,每個‘特殊病例’都是推動技術進步的機會?!饼嫊f。

作為第十一批上海援疆專家,龐暘不僅帶著先進技術來到喀什,更秉持“解決當地最迫切需求”的理念來援疆。在他的帶領下,喀什二院心律失常介入中心年手術量居南疆第一,其中30%是外院轉診的疑難病例。在他眼中,“太胖”“太復雜”不是無法手術的理由,而是攻堅克難、護佑生命過程中需要攻克的一道道壁壘。

第十一批上海援疆醫(yī)療隊領隊,喀什二院院長陳尉華表示,在援疆力量支持下,喀什二院實現了從“看病難”到“治大病”的轉變。這例180公斤患者的成功救治,正是滬疆醫(yī)療協(xié)作的最佳見證。

今后,喀什二院心律失常診療中心將繼續(xù)依托上海援疆專家的優(yōu)勢,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提升醫(yī)療技術與服務質量,持續(xù)打造一座“不拒絕任何患者”的生命堡壘,為疑難心臟病患者點亮最后的希望之光。

專家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標題:《從求醫(yī)無果到生命重啟,上海援疆專家挑戰(zhàn)180公斤極重患者手術禁區(qū)

欄目編輯:顧瑩穎 文字編輯:趙菊玲

來源:作者:上海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