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nèi)健身圈,臥推100kg,仿佛成了某種“實力認證”。有人用它作為炫耀資本,有人拿它當朋友圈名片,甚至還有“健身房首次打卡80kg起步”的都市傳說頻繁出沒。

可真到了現(xiàn)場,你會發(fā)現(xiàn)——能干凈利落完成標準臥推的,其實寥寥無幾。

今天咱們就把這個“虛高”的臥推成績,按幾個關(guān)鍵點,好好掰一掰。

一、觸胸是底線,不是選項

標準臥推的第一條:必須觸胸。你不觸胸,就好比你深蹲不到90°,硬拉不到膝蓋,還非說自己打破世界紀錄。

很多人舉到一半就回架了,理由是“避免肩傷”“訓(xùn)練方式不同”,但如果連動作都不完整,那這重量的參考價值就大打折扣。

二、別再搞“四手臥推”了,你是在練叉車嗎?

兩邊各站一人輕輕抬一下,再配個上杠輔助,最后主力只推中間那一段——還沒等鐵片發(fā)力,人就已經(jīng)回位了。

如果你一組動作需要別人動手動腳三四次才能完成,那這就不是臥推,是表演。真正的臥推,是靠你自己的力量把杠鈴從胸前完整推起,再自己穩(wěn)穩(wěn)放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橋”不是萬能的,特別是通往港珠澳的那種

力量舉的確有技巧,比如橋背、踩腳推地這些技術(shù)細節(jié)。但有些人把橋做成了拱橋——從頭到腳塌腰翹臀,杠鈴只移動5公分,這已經(jīng)不叫臥推了,叫跨海工程模擬。

橋可以練,但別以橋代推。如果你靠“縮行程”把100kg推上去,只說明你練得是技巧,不是力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沒傷別綁肘,綁得太早容易走偏

很多人剛練沒多久就開始綁護肘、帶護膝,理由是“保護關(guān)節(jié)”。可實際上,你連基礎(chǔ)肌肉都還沒練出來,保護什么?

護具是給有傷在身或者比賽用的。如果你綁著肘,還在社交平臺自豪說自己臥推破百,那這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史密斯機器不能換算成自由杠成績

你在史密斯機上推100kg,不等于你能在自由杠上推100kg。因為你省去了穩(wěn)定核心、控制軌跡的過程。

史密斯臥推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工具,但不要拿它來“換算”自由杠數(shù)據(jù)。真要試試看,脫離固定軌道再來一次,你會明白差距有多大。

六、別讓網(wǎng)絡(luò)幻象,誤導(dǎo)你的判斷

“臥推100只是起點”、“健身兩個月就推破百”、“我飛鳥都拿60熱身”……這些言論在網(wǎng)上多如牛毛,聽多了你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練錯了。

可真實情況是,大部分商業(yè)健身房里,60kg做組都能讓私教肅然起敬。

推得上80的已經(jīng)屬于主力隊伍,能推100kg的,大概率練了2年以上,且訓(xùn)練體系、體重、恢復(fù)都非常到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七、真正的臥推強者,往往都很低調(diào)

你去鐵館看看那些能120kg做組的老哥,哪一個不是默默無聲?不是不想秀,是根本不需要。

只有越不確定自己水平的人,才需要不停地刷存在感。而真正的“臥推大神”,他們的每一下動作干凈、穩(wěn)定、控制力十足,那種力量,不靠嘴,是杠鈴自己說話的。

結(jié)語:成績能曬,但先把動作練標準

不是不能吹臥推,但前提是你得“有得吹”。至少,別靠“彈一下”、“拉一下”、“架一下”來湊。練力量的底色是誠實,沒必要靠技巧堆數(shù)據(jù)。

臥推100,不是遙不可及,但也絕不是隨口一說就能拿下的。少點虛榮,多點實干,哪怕今天只能推60,也比假吹100更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