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是村里“嗩吶匠”,說起這個職業(yè),當年可是十里八鄉(xiāng)的香餑餑,每逢誰家有紅白喜事的時候,大伯就是“座上賓”,主家好吃好喝的招待著,希望第二天的大伯能夠吹的時候賣力些。
就這樣大伯靠著這一本事在十里八鄉(xiāng)混得風生水起的。
而大伯也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這也是托了我?guī)煾档母?,要不是他把我領進門,我這輩子也就跟大家伙一樣了,面朝黃土背朝天,哪能學會這手藝?!?/strong>
是啊,大伯這人是走了運,遇到了個好師傅。

第一章,大伯的過往。
年輕時候的大伯是村里頭的刺頭,也不種地,也不學本事,成天成天的就在村里頭晃蕩,爺爺當年也打罵了不少,最后找了不少親戚,低了不少的頭,把家里的值錢的東西都拿了出來,這才給大伯尋了一個老師傅,跟著老師傅學手藝。
而嗩吶就是那時候大伯所接觸到的東西了。
說來也奇怪,從來都不是安分過日子的大伯,卻在那時候到了他師傅家里學嗩吶之后開始變了樣,不光是忙前忙后的,給他師傅家里種地除草,出了門也是把他師傅掛在嘴上,有時候回了家里碰到秋收,或者是碰到家里有些許好吃的東西的時候,大伯二話不說就會拿走一些帶過去給他師傅師娘,這一度讓我爺爺奶奶覺得大伯長大了,懂得尊師重道,懂得好好過日子了。
可他們殊不知這時候的大伯僅僅是看中了他師傅的女兒罷了。
就這樣大伯在他師傅家里一待就是五年,直到嗩吶的本事都學會了,并且還順利的把大伯母給娶回了家里,讓我爺爺都表示“甘拜下風”,畢竟在當年的那個年代里,娶媳婦和學本事這兩件事能結合在一塊,真的是個值得全家高興的事情。
就這樣大伯與大伯母開始過起了自己的日子,至于大伯的師傅師娘那邊他也依舊跑得很勤快,家里頭大大小小的事情全部攬在他的身上,比對我爺爺奶奶還要好,我爺爺常常打趣的說:“這老大算是給了別人家了,將來咱家也就只能靠老二了?!?/p>
老二也就是我爸,一個沒有大伯命好,處處透露著老實的一個人。

或許是因為大伯太調皮了,把我們老張家的靈氣都給帶走了,導致了我爸這個人總是一副老實踏實的模樣,我爺爺奶奶說什么做什么,長大之后本也想要去給他找個師傅學手藝的,可奈何他既沒有一張會說話的嘴,也沒有一雙會干活的手,始終沒有個好的師傅肯收他,只能跟著爺爺奶奶一塊種地了。
那時候的大伯深受爺奶的青睞,只是苦了我爸了,老老實實的種地過日子,也討了個媳婦,后來也慢慢開始打工賺錢,日子也逐漸好了起來。
只不過始終比不過我大伯,因為那時候的大伯已經(jīng)開始跟著他師傅到處的吹紅白喜事了,都知道大伯是他師傅的接班人,所以大伯出頭露面的機會很多,大事小事都是大伯組織著。
后來的大伯也順利接了他師傅的班,開始張羅起了嗩吶班的事情了,平日里如果沒啥活的時候大家就各忙各的,自己種自己的地,自己干自己的活,可一旦有了紅白喜事,這可就忙活起來了,一群人在大伯的帶領下就在院子里開始排練,響響亮亮的。
像我們小時候聽到嗩吶的時候還不覺得吵,就是覺得熱鬧,尤其是辦喜事的時候,嗩吶一響,那么接下來新娘子就回來了,大家伙都爭先恐后的去接新娘子了,喜糖什么的都是塞的滿滿當當?shù)?,可以說嗩吶可是我們當年小時候最高端的樂器了。
可是這東西也真的沒那么容易學,想學好這個東西不光得有天賦,肚子里的氣得足,還得加以練習,練習的多了才能吹出聲來,所以說大伯可真的是個有本事的人,不管啥都能吹的出來,成為一群小孩子的“偶像”,他也常常主動教我們,真的挺厲害的。
但是白事的嗩吶就沒那么吸引人了,年幼的我們那時候總是覺得白事的嗩吶總有一種特別讓人心里頭不舒服的感覺,總覺得那一聲聲的傳遞出來的聲音震耳欲聾,再加上親人們的哭泣聲,感覺那一刻真的就是讓人心頭一震,一股悲涼之意讓人油然而生。

第二章,大伯的嗩吶吹遍了十里八鄉(xiāng)。
大伯的嗩吶雖然算不得出名,但卻因為是繼承他師傅的團隊,所以后來十里八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一有事情都會來家里找大伯,讓大伯去組織人吹嗩吶,這里還有一個不成文的小規(guī)定,為日子嗩吶隊的解散埋下了隱患。
大伯年輕的時候心高氣傲的,尤其是在繼承了嗩吶隊之后,這每次演出的紅包也收了不少,按照規(guī)定,主家每次聯(lián)系大伯的時候就會把費用的問題給說明白,然后費用的話也是等演出結束了之后由大伯統(tǒng)一的進行分配,這是規(guī)矩,多少年都是這么過來的。
可誰也沒想到大伯自己偷偷耍心眼子了,每次都偷偷自己拿走個兩塊三塊的,以為大家伙都不知道,結果這事兒后來拖著拖著也就被人發(fā)現(xiàn)了,搞得當時所有人都很難堪,就連他師傅都親自出來給道歉去了,這才讓大家伙的關系緩和了一些,慢慢的才回歸的正常,嗩吶班也繼續(xù)組辦著,十里八鄉(xiāng)的紅白喜事也同樣還是由大伯去張羅。
“別人也就是看在了你師傅的面子上,才肯繼續(xù)跟著你干的,你要是再耍小聰明,以后你就是去討飯吃都沒人管你?!?/p>
這種話不止一次的有人說過,大伯也真正的放在了心上,往后的日子里只想著好好的去吹嗩吶,再也沒有動過歪心思,而且每次也都是賣力的給主家辦事,他的口碑也是越來越好了,而大伯也是真真切切的開始愛上了吹嗩吶,動不動就在家里自己胡亂吹,倒也好聽,只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嗩吶的聲音越來越小了,似乎大家伙對嗩吶更多的只是一種“吵”。
至于大伯他們嗩吶隊的出演也越來越少了,以前隔三差五的就被邀請去各個村里吹嗩吶,紅事熱鬧,收到了紅包也多,煙酒什么的也能拿,白事簡單,收到的紅包卻多。
可這也是在頭些年的時候會很好,出一趟活賺個幾百幾千的也是很輕松的。
拿白事來說,附近的村里如果說有人逝世了,那么主家就會請嗩吶隊過去,一聲聲嗩吶聲響起之后也是對逝者最后的送別。
我尚小的時候也跟著大伯去參加過幾次,紅事還好,過去之后煙酒隨便拿,喜糖瓜子隨便吃,沾了大伯的光,被主家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上面,白事就略顯蒼涼了,一大早就要趕過去,匆匆吃碗飯就要開始與逝者做最后的道別了,一直到嗩吶聲響起,抬棺出殯就要開始了,嗩吶聲越響亮,家屬的哭聲也就越響,這場葬禮也就辦的更好了。
在葬禮結束之后,主家還會追上來給嗩吶隊塞一些紅包,塞一盒煙等等,更有甚者還會給大伯磕頭,表示感謝。
大伯在白事上的地位總是要比紅事上要高很多。
后來嗩吶似乎越來越不被重視了,尤其是從十多年前開始,嗩吶似乎已經(jīng)沒那么的重要了,在紅白喜事中很少會有嗩吶進場了,大伯也就再也沒了用武之地了,偶爾會有那么一兩次,大伯也就很少收錢了,純純過去幫忙了,他也常常感慨時代變得太快了,他們老了,跟不上了,就當人情世故了。
所以后來這些年也就只是免費幫人吹嗩吶了,至于當年的那么多人的嗩吶隊也沒剩下幾個人了,難免讓人有些唏噓。

第三章,大伯去世后,參加葬禮的人卻寥寥無幾。
大伯吹了一輩子的嗩吶,幫助了十里八鄉(xiāng)的人,迎接過新人,送走過老人,可偏偏在他去世的人,卻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熱鬧。
前段時間大伯去世了,記得過年的時候我們還去家里看過他,那時候的他精氣神看著還不錯,還給來家的孩子們吹了兩聲嗩吶,卻沒想到過完年還沒多久,他就離世了。
聽堂兄講,大伯的身體一直都很差,尤其是這幾年一直都在吃藥看病,堂兄他們總想著給大伯接到城里生活,方便看病,方便生活,但大伯卻一直守著村子不肯離開。
最后離開的時候也不痛苦,睡了一覺就走了,沒有什么痛苦大概是他最好的結果了。
堂兄挨家挨戶的去通知人,結果諾大的一個村子里卻僅剩下了幾十戶人家還在,第二天出殯的時候除了家里的親戚之外,十里八鄉(xiāng)來送大伯的人也就十來個,真的很少。
而吹嗩吶的只有兩個,是跟大伯干了一輩子的兄弟,嗩吶一響,送葬也就開始了,寂靜的村子里只回蕩著那一聲聲的嗩吶聲。
葬禮結束后我問我爸,為什么大伯給人吹了一輩子的嗩吶,紅白喜事都給別人幫助過,為什么臨了來送他的人這么少,按理來說應該會更熱鬧一點的。
可我爸卻嘆了口氣說:
“現(xiàn)在不比以前了,老人們該走的都走了,剩下的都是些年輕人了,就拿你跟你堂兄來說,你們平常都沒去幫助村里其他人一些事情,等到你有事情的時候誰又會來幫助你呢?”
“況且嗩吶的那個熱鬧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現(xiàn)在的年輕人們都不重視了?!?/strong>
我爸的話讓我如雷貫耳,我已經(jīng)想到如果我家里會有那么一天,可能來的人會更少,似乎我們這一輩早已脫離村里很久了,那份人情世故落下的太多太多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