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一長假臨近,各地將迎來踏青出游、探親訪友的客流高峰。然而,春夏交替之際正值多種傳染性疾病與過敏性疾病高發(fā)期,人員跨區(qū)域流動可能增加健康隱患。江蘇省省級機關醫(yī)院呼吸科主任劉劍南特別提醒公眾:假期出行需加強健康防護,警惕呼吸道感染與過敏性疾病風險。

圖源:視覺中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源:視覺中國

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可以由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常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癥狀和高熱、全身酸痛、乏力、咳嗽等全身癥狀,且傳染性強,容易引發(fā)肺炎、心肌炎等并發(fā)癥,尤其對老年人、兒童、孕婦及免疫力低下者危害較大。

劉劍南主任提醒公眾,春季預防病毒性感冒,關鍵在于增強免疫力、保持良好衛(wèi)生習慣和接種疫苗。

1、規(guī)律作息、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適量運動是增強免疫力的基礎;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鋅的食物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2、勤洗手,避免用手觸摸眼、鼻、口;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減少飛沫傳播的風險;保持室內通風,降低病毒在空氣中的濃度。

3、接種疫苗是預防相關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顯著降低感染風險。

支原體肺炎

支原體肺炎是由支原體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支原體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是目前已知能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該病全球范圍內均有發(fā)生,人群普遍易感,特別是學齡兒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支原體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可引發(fā)呼吸道感染,嚴重時導致肺炎。典型癥狀包括發(fā)熱、咳嗽、氣喘、胸痛等。

目前尚無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的疫苗,做好預防至關重要。專家提醒:

1,盡量避免與已知感染者密切接觸,感染者所使用物品應進行消毒;

2、盡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必要時戴好口罩;

3、咳痰、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捂住口鼻,或用手肘及衣袖遮擋,將用過的紙巾放入帶蓋垃圾桶中;

4、注意手衛(wèi)生,使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清潔洗手;每天開窗通風至少30分鐘,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5、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和適度的鍛煉可以增強免疫系統(tǒng),幫助身體更好地抵抗感染;

6、如果感到呼吸道不適,如咳嗽、發(fā)熱等癥狀,及時就醫(yī)。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是一種由免疫系統(tǒng)對空氣中特定物質,如花粉、塵螨、寵物皮屑等過度反應引起的慢性炎癥性疾病。這種異常反應會導致鼻腔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進而引發(fā)打噴嚏、流涕、鼻塞等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影響生活和工作。

專家提醒日常防護要注意:

1、遠離過敏原,如花粉、霉菌或動物皮屑,外出佩戴口罩。

2、忌食寒冷、生冷、刺激性食物。

3、鼻塞時不要強行擤鼻,以免引起鼻腔毛細血管破裂而發(fā)生鼻出血。

4、保證生活規(guī)律,睡眠充足,平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最好選擇室內有氧運動。

5、戒煙限酒,要避免被動吸煙,并盡量避免出入空氣污濁的地方。

6、必要時可服用抗過敏藥。

過敏性哮喘:

春季花粉較多,過敏性哮喘處于高發(fā)期。哮喘是一種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其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反復發(fā)作的喘息、氣急、胸悶和咳嗽。這些癥狀通常在夜間或清晨發(fā)作,并可能因運動、冷空氣、過敏原等刺激因素而加重?;颊哌€可能伴有哮鳴音,這是氣流通過狹窄的氣道時產生的聲音。有些患者是不典型的哮喘,只有咳嗽或者胸悶,而沒有典型的氣喘和哮鳴音,大約1/3的慢性咳嗽是咳嗽變異性哮喘。

針對哮喘患者旅游出行,專家提出建議:

1、在春季,花粉是最常見的過敏原,因此出游應盡量避免接觸可能導致哮喘發(fā)作的過敏原,提前規(guī)范用藥控制氣道炎癥。

2、春季天氣多變,氣溫忽高忽低,可能會誘發(fā)哮喘發(fā)作,出門前關注天氣預報,適時調整行程。

3、出門前確保攜帶哮喘急救藥物,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如果自行處理效果不佳,需及時就診。

4、合理安排行程,避免劇烈運動或體力過度,盡量保持身體放松,避免引發(fā)哮喘癥狀。

劉劍南主任提醒,旅行期間需注意預防傳染病和過敏,提前準備、量力而行,不適及時處理或就醫(yī),確保健康愉快度假。

通訊員 穆婷婷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萬惠娟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