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上鏈接!”隨著一聲聲吆喝,湖北武漢黃陂區(qū)王家河街青云村的大米、土雞蛋、蔬菜,被一單單賣出去,不到2個小時時間,銷售額已經近3萬元。武漢市黃陂區(qū)王家河街青云村的駐村工作隊把田間地頭變直播基地,培訓村民做網絡直播,希望為村里建立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青云村
上午10點半,青云村黨群中心門前,一個10人小團隊正在做農產品帶貨直播。青云村書記熊兵介紹:這個團隊來自本地企業(yè)。今年年初,在武漢市公安局駐村工作隊的牽線下,企業(yè)和村里簽訂初步合作協議,對村里七八名年輕村民,進行網絡直播培訓。4月14日開始,公司的“大嘴”主播團隊,每天做網絡直播銷售農產品,村民可以在這里打工幫忙,學直播的村民還能現場“跟班學習”,帶動村民就業(yè)32人次。熊兵介紹:“村集體和公司簽了協議,對方純利潤20%給村集體,還要幫助培訓農民直播團隊,目前賣村里的農產品,以后要輻射周邊,一起銷售周邊村、甚至其他街道的農產品。”

主播團隊和村民正在直播
2015年開始,武漢市公安局對口扶持青云村。10年來,駐村干部換了幾波,村里發(fā)展起了光伏、生態(tài)研學、采摘等多種新業(yè)態(tài),還給村里引來水質凈化、法律咨詢、送醫(yī)下鄉(xiāng)等服務。武漢市公安局駐青云村工作隊干部杜凡,在2021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直播帶貨是工作隊尋找的“新賽道”。直播帶貨、網絡助農,這幾年不少地方都在做,但大多是村民、經營戶自發(fā)開展,規(guī)模相對較小。武漢市公安局駐青云村工作隊負責人董重表示,通過打造規(guī)模化的直播基地,直播團隊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室內或農田進行直播,預計6月份直播基地就可以投入使用。這次探索,也是希望給村里的發(fā)展,一個長效的支持,他說:“以前對村里是消費幫扶為主,現在是幫他們自己造血?!?/p>
今年43歲的熊凱,是參與直播培訓的村民之一。前幾年,他在外地做通訊工程施工,去年他回到家鄉(xiāng),一邊耕種自家的十畝地,一邊參與到直播培訓。他對這條“直播之路”很有信心。他表示,“鄉(xiāng)土味”就是最好的金招牌,他已經開始在田間地頭拍攝剪輯短視頻積累素材,面對著鏡頭,他已經不那么緊張。

主播團隊和村民正在直播
據了解,目前郵政、京東等主流物流企業(yè)在青云村設立綜合服務站,實現銷售農產品“當日發(fā)貨、全國48小時可達”,降低物流成本30%。
武漢市共有行政村1798個,全市共選派701支工作隊,派駐村第一書記695人、工作隊員1312人。武漢市積極鼓勵產業(yè)幫扶項目創(chuàng)新,據了解,去年以來,全市推動實施產業(yè)幫扶項目88個,投入幫扶資金達3285萬元。
武漢市農業(yè)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督導駐村工作隊因地制宜制定幫扶計劃,為派駐村謀劃特色產業(yè)發(fā)展路徑,做好人才引育,培育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盤活村級閑置資源,用好用足金融支農助農政策,推動村集體產業(yè)發(fā)展,激發(fā)內生發(fā)展動力,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文/圖 程莉 王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