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近一百天了,結果呢?關稅戰(zhàn)打不動中國,俄烏和談搞不定,連歐盟都開始甩臉色,甚至內部也上演了股匯債三殺的慘狀——這哪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分明是“讓美國再次尷尬”!

特朗普又對中國“眨眼”了。前幾天還在揮舞關稅大棒,最近突然改口,說不會對中國采取“強硬手段”,樂觀認為能“迅速”達成協(xié)議,甚至考慮把對華關稅砍掉一半。財政部長也出來幫腔,說貿易戰(zhàn)“難以為繼”,對華貿易戰(zhàn)會在極短時間內緩和。好一個變臉比翻書還快!這一系列表態(tài)釋放后,美股應聲反彈。

實際上,特朗普已經(jīng)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內外交困。

特朗普原本想拉攏越南、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家,搞個“反華關稅聯(lián)盟”,結果呢,越南轉頭就和中國眉來眼去,印度三心二意,日韓更是虛與委蛇,嘴上答應著好好好,背地里拖一天是一天。日本首相直接放話“不打算對美國唯命是從”,韓國外長更狠,說“沒人想在中美之間二選一”。好嘛,特朗普的“聯(lián)盟大計”還沒開張,就先黃了。

特朗普也不想想,中國是好得罪的嗎?中國明確發(fā)出警告,別為了討好美國,就打中國核心利益的主意,誰要是真敢這么干,必定會遭到中國的強力反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些國家心里門兒清:跟著美國反華,就是費力不討好,在經(jīng)濟上割肉放血、自斷經(jīng)脈。特朗普逼他們站隊,只會迫使他們向中國靠攏,讓自己淪為孤家寡人。這么多天過去了,美國折騰來去,到現(xiàn)在都沒有與任何一個國家達成關稅協(xié)議。

國外碰了一鼻子灰,國內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拜登們趁機落井下石,在政治上不斷給特朗普制造麻煩;華爾街的大佬們呢,也對特朗普的政策不買賬,再加上美國金融市場崩盤,特朗普這下真的沒辦法了,才擺出這么一副“認慫”的姿態(tài)。

有些人一看特朗普放軟話,就天真地以為他要跪了。實則這老狐貍精著呢,轉頭就補了一句:“關稅何時下調,取決于中國?!?/p>

這就是典型把球踢到中國這邊,忽悠中國跟他談判。他這如意算盤打得響,要是中國接了他這個“球”,那他就可以對外宣稱中國迫不及待地要跟美國談,到時候他便趁機抬價敲詐。

可惜,中國早看透了他的把戲。外交部直接懟回去:別傳假消息!要談可以,先停止訛詐,平等對話!一邊說要同中方達成協(xié)議,一邊不斷搞極限施壓,門兒都沒有!中國壓根不會理會,任由特朗普自己折騰。

說到底,這場博弈拼的就是戰(zhàn)略智慧和定力。本質上,我們和特朗普政府之間還會有更多輪的較量,只有當美國付出的代價足夠慘重時,他們才會真正尊重中國,做出實質性的妥協(xié)。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特朗普只越來越被動。

特朗普對華關稅戰(zhàn)打不贏,俄烏僵局也解不開。

近日,普京宣布東正教復活節(jié)期間?;?0小時,澤連斯基要求延長至30天。結果呢?第二天俄軍炮轟哈爾科夫,烏軍無人機偷襲俄羅斯本土,所謂的?;疬B24小時都沒撐住,直接淪為國際笑話!

更絕的是美國提出的“和平方案”最終版——克里米亞歸俄羅斯,2022年占領的土地也默認歸俄烏克蘭別想進北約。澤連斯基一聽就炸了:這是和平方案還是投降書?這一方案立馬遭到澤連斯基的拒絕。

特朗普惱羞成怒,指責澤連斯基“這對和平談判非常有害”。特朗普還嘲諷澤連斯基不識抬舉:“克里米亞都丟了11年了,你早干嘛去了?再打三年,烏克蘭都沒了!”

烏克蘭也憋屈。仗打了三年,俄羅斯拿到了土地,美國撈走了資源,烏克蘭得到了什么?國土淪喪、青壯年死傷殆盡,最后還要簽城下之盟。澤連斯基控訴方案“嚴重偏向俄羅斯”,直言“沒什么可談的”。

這下可好,4月23日,美、英、法、德和烏克蘭五國高級外交官在倫敦開會,本想敲定停火方案,結果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臨場都不去了,只派顧問去“走過場”。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更直接威脅:“同意就談,不同意美國直接甩手不管了!”

最終,俄烏談判是僵住了。紹伊古甩出大實話,口頭承諾都是虛的,俄方只認實打實的行動。特朗普連澤連斯基也搞不定,澤連斯基直言,烏克蘭不會在法律上承認對克里米亞的占領。

與此同時,歐盟那邊也開始造反了。

美國要對歐盟加關稅,歐盟反手就是一個報復性關稅,還順手重啟了和中國電動汽車談判、中歐投資協(xié)定談判,擺明了告訴美國:“再施壓,我就向東看了。”

為啥歐盟和俄羅斯都敢跟美國叫板?說白了,還不是因為背后站著東方大國。有中國在,俄羅斯和歐盟手里就有了制衡美國的籌碼,不會輕易配合美國的無理要求,甚至還會趁機提高要價。

關稅戰(zhàn)打不贏,烏克蘭不聽話,歐盟陽奉陰違……特朗普的“百日新政”簡直成了“百日翻車實錄”。就在這四面楚歌的絕境下,特朗普把“寶”押在了中東,宣布五月出訪沙特、卡塔爾和阿聯(lián)酋三國。特朗普將首訪放在中東,就是內外交困之下,病急亂投醫(yī)的最后一搏。

特朗普這次中東之行,骨子里還是那套“胡蘿卜加大棒”的訛詐老把戲。所謂“胡蘿卜”,就是把首訪定在中東,想借此讓沙特等海灣國家覺得自己備受重視,哄著沙特跟以色列搞好關系。

如此就能取悅以色列,進而在國內殘酷的政治內斗中,獲得其背后美國關鍵少數(shù)派的支持,緩解自己的燃眉之急。要是沙特不聽話,那就威脅從敘利亞撤軍,甚至放話"搞亂波斯灣,讓沙特的石油運不出去",順帶綁架全球經(jīng)濟,逼華爾街就范。

可問題是,沙特是那么好糊弄的嗎?

特朗普讓沙特跟以色列搞好關系,總得拿出點真金白銀的好處吧。要么幫沙特擴大在敘利亞的影響力,要么說服以色列別在中東到處惹是生非。但這兩件事,美國一件都搞不定。以色列向來我行我素,在中東地區(qū)橫行霸道慣了,背后又有美國國內親以勢力撐腰,怎么可能輕易聽特朗普的話?特朗普想平衡以色列和沙特之間的關系,是天方夜譚。

而且,沙特早不是當年的沙特了!以沙特為首的海灣國家背后站著的也是中國。

小薩勒曼王儲現(xiàn)在精明得很,人家現(xiàn)在左手拉著中國搞人民幣石油結算,右手牽著東盟籌備"10+1+海合會"三方峰會。中國-東盟-海合會五月峰會箭在弦上,擺明要打造"一帶一路跨區(qū)域經(jīng)濟合作"。特朗普這時候拎著幾根蔫巴巴的"胡蘿卜"上門,沙特能看得上嗎?

時代變了!沙特等中東國家,在與中國的合作中,嘗到了實實在在的甜頭,看到了更廣闊的發(fā)展前景,怎么可能為了美國那點虛無縹緲的承諾,放棄眼前的利益?

特朗普這趟中東行,注定是一場徒勞無功的鬧劇。沙特不會被他的“大棒”嚇住,更不會言聽計從。

這也再次證明了一個道理:特朗普的內外困局,根源就在于他搞不定中國。在沒搞好與中國的關系之前,美國跟其他國家的關系都難以處理好。特朗普終究繞不開中國。而只要特朗普不徹底解決錯誤關稅政策的問題,中國就絕不會給他臺階下。美國只會越來越被動,早點實質性讓步,或許還能體面點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