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4月以來,A股市場掀起密集的增持回購潮。Wind(萬得)數據顯示,4月6日晚間至28日,共有232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操作,合計回購2756萬股,回購金額高達91.65億元;同期,還有超260家公司發(fā)布股東增持相關公告。這一舉措不僅及時回應了投資者關切,更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在經歷短暫的劇烈調整后,A股迅速回暖,截至4月29日,上證指數已收復4月7日當天的絕大部分跌幅,展現(xiàn)出市場的韌性與活力。
增持回購的意義遠不止于短期托舉市場。作為長期的制度化安排,其對A股生態(tài)的優(yōu)化作用正日益顯著。首先,密集的增持回購能夠對A股走勢產生積極影響,成為投資者重要的決策依據?;刭徟c增持節(jié)奏基本同步,觀察回購情況便可洞悉其長期效應?;仡櫄v史,在2018年10月前,由于相關制度尚不完善,A股回購并不普遍。而在2018年10月,《公司法》對回購股份情形進行完善,新增三種回購情形后,當年A股回購金額便超過490億元,遠超2017年的不足8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2018年10月正是當時A股的低點,以此為起點,萬得全A指數開啟了長達3年的上漲行情,累計漲幅超76%。再看近期,2023年12月,證監(jiān)會發(fā)布修訂后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guī)則》,降低回購觸發(fā)門檻,放寬回購基本條件、窗口期及實施期限等。隨后,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A股再次出現(xiàn)密集回購,而這一階段也恰好是市場階段性底部。這些經驗表明,每當密集回購出現(xiàn),投資者信心得以穩(wěn)固,市場走勢也能保持穩(wěn)定。
其次,增持回購的長期價值體現(xiàn)在提升上市公司價值上。機構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回購預案公告30日、90日后,絕對和相對收益率均呈正值;1年和2年后的絕對和相對收益率同樣為正,且遠超短期(30天和90天后)收益率,充分彰顯回購對上市公司價值的提升作用。進一步分析,主動回購(如用于注銷、股權激勵、市值管理等)相較被動回購(如激勵股份注銷、業(yè)績承諾注銷)收益率更高,并且回購股份比例越高,收益率也越高。這意味著經營質量越高的企業(yè),越有主動回購的意愿與能力,而回購推動其價值增長的效果也越顯著。市值增長是投資者“用手投票”的結果,這一過程有效提升了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
隨著制度供給不斷完善,增持回購的可持續(xù)性也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一方面,央行新創(chuàng)設的政策工具,為增持回購提供了充足且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另一方面,中國版“平準基金”的落地,有效降低了增持回購風險,進一步激發(fā)了上市公司的積極性。這些利好因素將持續(xù)助力市場長期向好,投資者對此有目共睹,也能切實感受到市場環(huán)境的改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