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新一屆軍委領導班子產生,以軍委秘書長兼總長的羅瑞卿主持下的軍委辦公會議負責日常工作處理,成員都是三總部與辦公廳主要負責人,分別是譚政、肖華、楊成武、邱會作、肖向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年總參負責人調整,總后負責人換成邱會作。

邱會作成為總后部長,第一有人推薦;第二年輕;第三此前擔任總后勤副部長兼副政委。

隨著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結束,在很多指揮員的意識里,對后勤工作大為改觀。過去都是老弱病殘干后勤,隨著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的洗禮,不存在前線和后方,一旦戰(zhàn)爭打響都是前線。既然這樣,總后勤干部也要年輕化。

由于過去大家思想里對后勤工作的認知有限,導致總后不少老紅軍干部,年齡偏大,知識少,還占據(jù)重要位置,使得很多工作運轉效率很慢。邱會作一直心心念念要改革后勤人事,將一批老資格提拔一級擔任副職,把主官位置讓出來,讓有能力而年輕的干部擔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總政部一直把一些老干部不斷往總后調,讓邱會作與肖華在干部調動問題上有不同意見。肖華說很多老干部能力強,被他反懟說:既然這么出眾,怎么不安排到總政部位置上。一句話讓肖華沒法說話。

客觀來說,誰都不不希望自己管轄的單位工作上慢半拍,都想做出成績??傉繉⒉缓谜{動的干部塞到總后勤,也是為了將干部盡快就職,職務的任免本來就是他們的工作。總后勤工作本來就不容易做,很多人的觀念依舊停留在解放前,對后勤工作有偏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時的肖華不僅僅是總政部副主任,還兼任軍委副秘書長,協(xié)助羅瑞卿工作。羅瑞卿不在時,肖華具體處理工作。作為辦公會議負責人,羅瑞卿聽取總后的意見后,也理解總政部的不容易。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只能暫時委屈總后。

當時的總后有一個現(xiàn)象,一正多副,無論是總后一級部門,還是業(yè)務二級部門。這就是干部離退休制度沒有完全實行,導致干部臃腫,機構效率降低的原因之一。這樣的現(xiàn)象早于很多大軍區(qū)、省軍區(qū)、軍分區(qū)以及野戰(zhàn)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