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哲學系教授楊立華曾說:“如果讓我給同學推薦書,如果只推薦一本,我就推薦《論語》,這本書絕對是應該每個中國人伴隨終身的一本書?!?/p>
圖/北京大學《北大師說》
他指出,一個人若追求“經(jīng)典化的人生”,就應在自己的思想與行動中,體現(xiàn)出經(jīng)典的深度與力量,而孔子無疑至今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結(jié)構。
然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孔子”,真的是真實的孔子嗎?這些年,無論是在學界還是普通讀者之中,孔子的面貌正變得愈加立體、生動。
在B站上,有年輕人發(fā)現(xiàn)孔子是“能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的文武全才,戲稱《論語》是孔子“給道上定的規(guī)矩”……


圖/B站視頻
在學術圈,漢學家安樂哲(Roger Ames)從“角色倫理學”的角度指出,孔子想說的其實是,當我們?nèi)橥度胗?strong>互相關聯(lián)、彼此相愛的生活之中,就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的意義和最高價值。
周國正教授指出,人們往往只關注孔子在道德上“贊成”或“反對”什么,卻忽略了他的分寸與權衡,這是因為這些人大多是道學家,而忽視了孔子首先是一位政治家。

圖/影視劇《孔子》 (2010)
“當今文字訓詁之學第一人”楊樹達的后人、語言學家楊逢彬教授,則以先進的語言學理論為指導,借助計算機手段,歷時十二年對《論語》作出全面詞句考證,糾正了我們對這部經(jīng)典諸多流傳已久的誤讀。
從網(wǎng)絡熱梗到學術巨構,從生活倫理到文本細讀??鬃硬⒎歉吒咴谏系摹爸潦ハ葞煛?,也不是只存在于廟堂碑銘中的抽象符號,而是一位在亂世中苦苦探尋秩序、在人群中實踐理想的思想者。
如果你愿意重新認識孔子,以下這些書或許可以成為你探索的起點。它們將打破你對孔子的刻板印象,揭示一個活生生的孔子。
01
中國哲學十五講

楊立華 著
從每一位哲學家的根本問題出發(fā),
明確其概念內(nèi)涵及問題的具體指涉,
呈現(xiàn)出其思想展開的固有脈絡和結(jié)構。
楊立華教授對中國古代哲學問題、
哲學家的思想路徑的深入挖掘,
以及對隱藏在基本哲學洞見背后的
思考和論證過程的強調(diào),
對于我們今天極具啟發(fā)。
02
論語新注新譯

楊逢彬 著
運用現(xiàn)代語言學方法考證
《論語》中一百六十余例疑難詞句,
以譯注的形式將這些成果融入其中,
在注《論語》的諸書的基礎上更上層樓。
楊逢彬先生的祖父是著名學者楊樹達、
叔父是楊伯峻先生,
一家三代對《論語》的注釋薪火相傳。
03
論語集解

何晏 注, 孫欽善 校點
《論語集解》是現(xiàn)存最早的
《論語》完整注本
此書所據(jù)為日本正平十九年刻本,
是稀見的獨立版本。
何晏所注融合兩漢以來各家觀點,
清通而不失古意,
整理者孫欽善教授
為北大中文系著名學者,
深耕古籍整理多年,
學術功底扎實可靠,
此次為單注本《論語》的首次整理出版,
填補了長期以來的學術空白。
04
論語全解

作者:北宋陳祥道
校點者:劉薔、姜海軍
現(xiàn)存唯一一部完整傳承
王安石新學解《論語》的文獻,
陳祥道是王安石的高足,
其解經(jīng)風格體現(xiàn)“性命義理”之學,
全書關注道體、性情、修養(yǎng)之道,
強調(diào)“未發(fā)”“已發(fā)”的性情分析,
其解經(jīng)方式突出“以理明道”,
體現(xiàn)儒學義理的系統(tǒng)建構。
本書原無刊本,傳世稀少,
主要依靠《四庫全書》及抄本流傳,
此次為該書首次整理校點,
極具文本整理與學術補遺的意義。
05
仲尼不語:孔子忘了說的話

周國正 著
孔子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不在于他的高明,
而在于他的平凡,
他所提出的不是一家之言,
而是家家之言,
也就是每一個人所面對的共同問題,
孔學之有價值,不在于深奧,
而在于切近,適用于每一個人。
這本書探討孔子乃至
儒家思想的特質(zhì)與得失,
尤其是它被忽略、被誤解的地方,
將如何做人與如何治國,
親親相隱、以直報怨、義利之辨等
千年以來聚訟不已的儒家“大哉問”,
乃至儒家政道的特質(zhì)、得失
以及在當下的現(xiàn)實意義也得到逐一澄清。
06
孔子

蒙培元 著
關于孔子的一本學術普及讀物,
作者以《論語》為原始文本,
參考了史書上的有關記載
以及現(xiàn)存的研究成果,
系統(tǒng)介紹了孔子的生平,
講述了孔子的主要思想,
客觀公允地介紹了孔子的
巨大貢獻和學術成就。
07
成人之道

(美)安樂哲 著 歐陽霄 譯
作者對儒家角色倫理學進行了深度詮釋,
進一步揭示其思考起點:
儒家過程性的人之理念:
“人之成為”或“成人”。
讓儒家以其自身語言講述
其自成一格的道德生活愿景。
結(jié)合比較哲學洞見,
針對“個人自主”“民主”等議題,
提出了儒家方案來對抗在西方占主導,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配了現(xiàn)代世界的
基礎個人主義理論及其衍生思想。
深感于當今世界的人類困局,
安樂哲寄希望于在世界哲學中
尚未獲得足夠重視的儒家思想資源,
為人類帶來突破性的改變與貢獻。
08
莫把《論語》作書讀

(美) 羅思文 著 何金俐 譯
羅思文講授《論語》的心血結(jié)晶,
作者強調(diào)《論語》的核心在實踐,
不在教條主義和空談哲理。
每個人都應找到適合自己的“道”
讓讀者重新發(fā)現(xiàn)《論語》是
一部“因人而異”的人生指南。
一次跨文化視角下對儒學的深情致敬。
09
孔夫子與現(xiàn)代世界

陳來 著
從孔子在當代中國的“重新登場”講起,
直至提出“多元普遍性”這一新哲學觀念。
聚焦儒學如何回應當代復雜局面。
回應全球倫理、人權對話、
生態(tài)危機等關鍵議題。
用現(xiàn)代視角重新詮釋
古典儒家的教育、政治與禮治思想。
深入分析儒學如何面對
現(xiàn)代性的挑戰(zhàn)與轉(zhuǎn)型,
既有理論深度,也有現(xiàn)實關懷。
10
孔子的智慧

王立新 著
從《論語》中提取生活智慧,
關注學習、交友、孝道等現(xiàn)實主題。
不將孔子神化為圣人,
而是視其為歷經(jīng)生活錘煉的智者。
通過孔子的思想,
引導讀者思考“怎樣更好地活著”。

書單中的這些書你看過哪些?
你現(xiàn)在還在反復閱讀《論語》嗎?
最近又有哪些新的體會和啟發(fā)呢
在留言區(qū)展開來說說吧
2位優(yōu)秀留言讀者將獲贈其中好書一本
公號粉絲限量專享
掃碼領券后折合5折優(yōu)惠
掃碼進群,更多福利
-End-
觀點資料參考:市場運營中心
轉(zhuǎn)載及合作請發(fā)郵件:scb01@pup.cn

值得每個人伴隨終身的一本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