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板腳是一種同時集齊芹菜和香菜的香氣的野菜,也是這次去景德鎮(zhèn)新吃到的一種野菜,三寶村的世外陶源餐館用它來炒臘肉,青綠脆嫩鮮美,味道上超越了很多種當下熱門野菜。

第一聽看到菜單上寫著鴨腳板,還以為是某種葷菜之名,端上桌之后才知道這竟然是一種野草,上過中國的各種藥典書的鴨板腳,它的最大特點是長著三片葉子,和農村的鴨掌挺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鴨腳板吃起來自帶清香之氣。鴨腳板在《救荒本草》里被稱為"鴨兒芹",多生長于在江南一帶濕潤的田埂邊,可以涼拌、爆炒、與海帶和(或)山藥一起燉等。當晨露滾過其鋸齒狀葉緣時,折射出的不僅是春日晨光,更是一曲植物化學的微縮史詩。每到農歷三月之后,鴨腳板便會隨著季節(jié)而來,端上餐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太湖流域,“清明鴨腳板,賽過八月蟹”的民諺流傳千年,由此可見鴨板腳的鮮美,蘇州農家的傳統(tǒng)做法是將嫩葉與螺螄肉同炒,利用甲殼類動物的谷氨酸鈉與野菜的萜(tiē)烯類物質形成風味協同。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陶片上,考古學家發(fā)現了鴨腳板植硅體,證明七千年前長江流域先民已掌握其食用價值。在日本這類散發(fā)著天然植物香味的蔬菜特別受歡迎,例如陽荷,還有鴨腳板。日本人喜歡鴨腳板的味道,在各類日式料理中常能見到它,搭配魚生、壽司相得益彰,為此日本還有專門種植鴨腳板的農民,主要種植區(qū)在日本的關東地區(qū)。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和普通的野芹菜相比,鴨腳板的優(yōu)點在于香味獨特,不僅具有芹菜的香味,還同時具有香菜的清香。鴨腳板主要是吃它的梗,和芹菜梗是一樣的,所以當它的梗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就可以采摘了。

摘回來的鴨腳板去掉葉子,稍微用水煮一下,去掉一部分苦味,然后就可以加入干辣椒、臘肉一起爆炒,還沒上桌,香味已經飄來。鴨腳板可以從春天吃到夏天,不過要吃最鮮嫩的鴨腳板還是要選擇春天的鴨腳板。

到了夏天,鴨腳板開始開花結籽,梗上面的筋比較多,吃起來老,也沒有春天的鴨腳板鮮嫩了,同時芹菜和香菜的香味也變淡了,那時要再想嘗到它的鮮嫩,只能等下一個春季了。

不過,到了夏天,接力鴨腳板的還有生長于小溪邊上的水芹菜,這種野芹菜雖然比起鴨腳板的香氣要弱了一些,但野水芹就算是素炒,也會香氣迷人?,F在吃鴨腳板,最合適的吃法就是炒臘肉。

鴨腳板炒臘肉

食材:鴨腳板、臘肉、適量、大蒜、辣椒、豬油、鹽

步驟:

鴨腳板菜摘掉葉子,只取莖,摘成合適的長度清洗干凈;鴨腳板焯水后撈出過涼水瀝干水分;

臘肉洗凈后大火隔水蒸10分鐘迎澤到變軟后切成薄片;起鍋入油燒熱后加入姜蒜和辣椒絲爆香,加入臘肉翻炒到變色后加入焯過水的鴨腳板菜,跟臘肉一起略炒一會,待鴨腳板變軟就立馬關火裝盤;

臘肉是咸的,一般情況下不需要另外加鹽;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你們家鄉(xiāng)吃鴨腳板嗎?都有什么樣的吃法?歡迎評論區(qū)留言~喜歡的話麻煩點個贊再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