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王女士因左側輸尿管狹窄曾多次行輸尿管狹窄擴張和輸尿管支架置入術,但每次拔除輸尿管支架管不久后腎積水又加重,還有腰痛等不適。不久前,她在湘雅三醫(yī)院泌尿外科接受舌黏膜移植術輸尿管狹窄成形術,2月后復查腎積水消失,腎功能恢復正常。

王女士感慨:“手術幾乎沒留疤,舌頭傷口幾天就好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術前影像和術后患者的舌頭

輸尿管狹窄是泌尿系統(tǒng)常見疾病,多因外傷、結石手術損傷導致管腔變窄,引發(fā)腎積水、感染甚至腎功能衰竭。傳統(tǒng)治療依賴球囊擴張或狹窄段切除,雖有一定療效,但部分復雜病例易復發(fā)或難以修復。近年來,自體舌粘膜移植技術為這類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為何選擇舌粘膜?

首先,再生能力強:口腔粘膜再生能力顯著高于其他組織,與輸尿管組織相容性高。

其次,柔韌且富含血管:舌粘膜柔韌且富含血管,移植后易與輸尿管愈合。

另外,取材便捷:口腔供區(qū)術后并發(fā)癥少,僅需短期恢復。臨床研究顯示,舌粘膜移植后的愈合時間平均縮短30%,且術后感染率低于傳統(tǒng)方法。

手術如何操作?

取材:醫(yī)生從患者舌側緣取下一小塊寬度約1.2cm,長度最長可達15cm的舌粘膜組織。

處理與裁剪:將取下的舌粘膜組織處理后裁剪成合適大小。

移植與縫合:將其縫合于輸尿管狹窄段,確保移植組織與輸尿管緊密貼合。

術后支撐:輸尿管支架通常留置2-3個月以支撐修復段。
手術多采用微創(chuàng)腹腔鏡或機器人輔助,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供區(qū)(舌頭)愈合快,術后第一天即可流質飲食,2-3天后即可正常進食。

療效與優(yōu)勢

臨床數(shù)據(jù)顯示,舌粘膜修復術成功率可達80%-90%,顯著高于傳統(tǒng)方法(傳統(tǒng)方法成功率約為60%-70%)?;颊咝g后排尿功能改善明顯,腎積水緩解,恢復快,且長期復發(fā)率低。此外,該技術尤其適用于長段狹窄或多次手術失敗的復雜病例患者,成為泌尿外科領域的突破性進展。

術后,注意定期復查?;颊咝瓒ㄆ趶筒?a class="keyword-search" >尿道造影和腎功能,建議術近期每3個月復查一次。 另外還要注意口腔護理,術后1-2周保持口腔清潔,避免辛辣飲食,防止感染。

術后可能出現(xiàn)輕微的口腔不適或輸尿管刺激癥狀,通常無需特殊處理。但如果出現(xiàn)嚴重疼痛、發(fā)熱或血尿,應該及時就醫(yī)。

通訊員崔麗娜 瀟湘晨報記者任彎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