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的天空劃破了一道閃電!中國空軍官宣殲-20列裝突破300架大關,這數字一甩出來,五角大樓的咖啡杯都震碎了。美國《1945》網站哀嘆“殲-20年產破百架的速度,比特斯拉造車還快”,日本防衛(wèi)白皮書連夜改數據,法國媒體酸溜溜喊“偷技術”——可再怎么嘴硬,也改不了F-22被摁在地上摩擦的事實。西方折騰二十年攢的“五代機神話”,愣是被中國軍工撕成了廢紙。

殲-20的逆襲劇本,得從十年前說起。2017年剛服役那會兒,西方專家還拿“山寨F-22”“發(fā)動機不行”說事兒,結果咱們悶頭搞出渦扇-15,推力飆到18.5噸,比F-22的F119還猛。去年珠海航展上,殲-20B開著矢量噴口玩“落葉飄”,美國空軍參謀長當場改口:“這玩意兒能超音速巡航,F-35見了得繞道!”
說到量產速度,那才叫殺人誅心。成飛四條脈動生產線開足馬力,一年能下餃子似的造120架殲-20,比美國造F-35還利索。印度三哥買36架“陣風”折騰七年,咱們給巴鐵兄弟送貨都夠武裝三個空軍師了。更絕的是成本控制——殲-20維護費只有F-35的三分之一,美軍算完賬直呼“這不科學”。

西方為啥急眼了?看看實戰(zhàn)數據就懂。去年東海對峙,殲-20帶著霹靂-15導彈,隔著200公里鎖死日本F-15J,逼得自衛(wèi)隊飛行員連彈射按鈕都沒摸著。臺海上空更刺激,殲-20穿透“鋪路爪”雷達網如入無人之境,五角大樓推演十八遍得出結論:西太平洋制空權,姓中不姓美了。
技術碾壓才是真絕活。殲-20的隱身涂層雷達反射面積0.01平方米,開彈艙射導彈還能保持隱身,這招連F-22都玩不轉。航電系統更變態(tài)——機載雷達探測距離200公里,能同時跟蹤30個目標,配合空警-500預警機,整個西太平洋都成了中國空軍的“直播現場”。

西方現在只能賭未來。美軍嚷嚷著搞六代機NGAD,歐洲拉群搞“未來空戰(zhàn)系統”,可回頭看看自家進度:美國六代機首飛拖到2030年,歐洲連會都沒開明白。反觀中國,殲-20S雙座型已經帶著攻擊-11無人機搞“蜂群戰(zhàn)術”,殲-35艦載版適配福建艦,這節(jié)奏哪是追趕,根本是甩開兩條街。
殲-20破300架的意義,遠不止數字游戲。它標志著中國軍工從“跟跑”到“制定規(guī)則”的質變——渦扇-15打破動力枷鎖,脈動生產線重塑工業(yè)邏輯,體系化作戰(zhàn)思維吊打單機性能。西方越是炒作“技術盜竊”,越暴露其創(chuàng)新乏力的事實。

未來的空戰(zhàn),比的是誰能把人工智能、無人機蜂群、高超聲速導彈擰成一股繩。殲-20S帶著無人機群沖鋒的畫面,已經給世界打了個樣。當美國人還在糾結“六代機要不要帶咖啡機”時,中國空軍早已把戰(zhàn)場搬進了元宇宙——這局棋,咱們下的是三維,他們還在二維棋盤上磨蹭呢!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