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評詩

第576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詩

一首詩的閑逛

文/江非

一首詩去閑逛去了

路上遇到水坑它跳了過去

遇到快樂它抓了一些

路過監(jiān)獄它進去蹲了一會

路過墓地

它被拒之門外

一首詩還是活的,在未徹底虛無

最終死掉之前

它進不了那些死者

才能進入的地方

只能在遠一點的地方

哀悼或近似閑逛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陳子昂詩歌獎年度詩人江非的詩《一首詩的閑逛》,詩人用詩代替詩人閑逛,如同一場詩的歷險或是對世界的認識和反饋。一首詩的閑逛也即一首詩的創(chuàng)作,它可以是對困境的克服,對快樂的汲取,對特殊境地的體驗,這些都帶有詩人強烈的感情色彩和對人生的感悟。這首詩,前面是歷險,后面部分是感悟或揭示,有著某種暗示意味。

前五行,詩人通過一首詩的閑逛,體驗了各種境況,比如路遇水坑,可以看作是困境;遇到快樂,可以看作是人生之喜;路過監(jiān)獄,進去蹲一會兒,這可理解為一種嚴重的罪過;路過墓地,被拒之門外,按照詩人的理解是,詩還是活的,所以進不了死者才能進入的地方,這是有弦外之音的。

詩人通過對一首詩的書寫體驗人生種種境遇,從生寫到死,從死又返回到生,一首詩的經歷,就是詩人經驗世界的縮影。詩歌可以經歷各種情境,但就是進入不了墓地,只因詩歌是活的,所以,對于死亡,詩歌似乎還不能定義,只有詩歌死了才能將其徹底書寫。然而,詩人會死,詩歌是不會死的,因此,對死亡的書寫永遠具有局限性。

詩人最后說“只能在遠一點的地方/哀悼或近似閑逛”,這里的遠和近似閑逛就反遇了詩人對死亡書寫的局限性。因為詩人沒有死亡,如何真正徹底地書寫死亡的體驗呢?只有死人才知道死亡是怎樣一回事,詩人將詩歌與死者進行區(qū)分,就是將詩人和死亡進行分離。沒有真正體驗過死亡,如何寫死亡,而死亡后,又無法書寫死亡,所以,這仿佛是一種悖論,充滿了矛盾和張力。因此,詩歌的閑逛,是讓人意猶未盡的,對于死亡,是永遠難以破解的,只有無限接近又遠離。

詩人用一首如此短的詩來探討生死,對于生的部分,可以盡情揮毫,而對于死的部分,雖有發(fā)人深省的解釋,但終究有距離感,這不是詩人的原因,而是死亡本身的原因,這是對體驗的一種缺失的反應。詩人通過制造矛盾,延長了讀者對死亡的認知和思考,是有一定意義的。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qū)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詩人簡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江非,1974年生,山東臨沂人。著有詩集《傳記的秋日書寫格式》《夜晚的河流》《白云銘》《傍晚的三種事物》《一只螞蟻上路了》等。曾獲華文青年詩人獎、揚子江詩學獎、屈原詩歌獎、徐志摩詩歌獎、海子詩歌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等。現居海南。2022年11月,榮獲首屆謝靈運詩歌(雙年)獎“優(yōu)秀詩人獎”。2024年,榮獲《詩刊》2022-2023年度陳子昂詩歌獎年度詩人獎與年度詩詞獎。

往期詩評

格命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chuàng)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5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xù)創(chuàng)作中。付費評詩,付費寫詩評集,付費推廣詩歌, 個人詩集出版, 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詳談)。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贈送您詩集《讀睡詩選》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

《格命草詩評(第二輯)》

《格命草詩評(第三輯)》

《格命草詩評(第四輯)》

《格命草詩評(第五輯)》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第五輯)》歷時一年多,共收錄詩評500篇,72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1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3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55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歡迎收藏閱讀。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個人詩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詳談)。

格命草主編出版詩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