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工作和生活會遇到困難,在困難中要堅持不懈,最終解決困難。越到難挨處,越是修行時。

人有內(nèi)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內(nèi)部環(huán)境就是自己的內(nèi)心,需要經(jīng)常修煉,外部環(huán)境就是外在的客觀環(huán)境,需要適應,更需要在外部環(huán)境中施展手腳,辦成很多事。俗話說:“臨淵慕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睆娬{(diào)的是內(nèi)部環(huán)境的主導作用,就像馬克思說的那樣,內(nèi)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條件,內(nèi)因決定外因。人在辦事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倘若只是手到擒來的事,根本不用準備什么;倘若要辦大事,就要提前謀劃,甚至要一步一步完成,而不能操之過急。辦大事的時候,人應該有三分靜氣,不能毛手毛腳,更不能亂辦一氣。辦大事的過程中會有解決困難的時候,而困難越難以解決,就越考驗人性。有人在機關中想要升職,卻始終找不到門徑,和很多人有交往,甚至為此經(jīng)常喝酒,喝壞了胃,也仍然找不到門徑。這個時候就是他最難挨的時候,倘若不再追求,也就不再升職了,只是得過且過,就能混到退休。倘若他繼續(xù)追求下去,就有可能遇到扶植自己的貴人,也有可能知道把銀子送給誰。只要有人接了銀子,就有可能辦成事,當然他有可能被騙,卻心甘情愿,并不能追回銀子。
和尚修行的時候,要面對青燈古佛,要吃粗茶淡飯,要控制七情六欲,而不能對外界的事物有過多的追求,不能受到物欲的操控。這種修行并不那么容易,只是簡單地修行一段時間是可以的,倘若天天如此,十年如一日,就會遇到難挨的時光。他們會經(jīng)歷一段自我否定的過程,內(nèi)心幻象紛呈,總是覺得修行沒有好的結果,或者看不到希望,就想要還俗,而這個時候,是最考驗人性的。有的和尚還俗了,有的和尚沒有還俗,但做著俗家弟子的事,甚至白天上山做和尚,晚上下山回到家里,和妻兒老小團聚,等于把和尚當成了一份職業(yè),按月領工資,也就沒有什么道德方面的譴責了。真正的和尚要講究修行,坐禪的時候會看到一些幻想,就需要“遇佛殺佛,遇魔殺魔。”過了這個階段就是佛魔一體,最終無佛無魔。倘若沒有經(jīng)歷難熬的階段,和尚并不能自悟,除非有天生的慧根,就像慧能那樣,聽到鄰居念《金剛經(jīng)》中的句子,就立刻徹悟了。一般人沒有慧能那樣的慧根,只是要參禪禮佛,卻沒有深入研究,也沒有出現(xiàn)內(nèi)心幻想紛呈的階段。一般人辦事總是瞻前顧后,前怕狼后怕虎,放不開,而膽大的人卻能放得開,甚至空手套白狼。越是這樣,人們的膽子越大,而社會上的坑蒙拐騙現(xiàn)象也就越普遍。不管是官員貪污腐敗,還是電詐集團肆虐猖獗,都算是欺騙,也都不是正道。

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孔子的這種反省就是一種修煉,有點像佛教徒的修煉。每天反省自己,就可以檢點自己的行為,少犯錯誤或避免錯誤,最終達到圣人的階段。人很難反思,因為人的注意力大多被外界環(huán)境影響,容易關注外界事物,甚至認為自己看到的事件就是真實可靠的,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越是這樣認為,就越容易走向偏激的境地。世界遠遠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不是任何一個人能夠看透的。即便有科研團隊不斷研究,也仍然不能窺探世界的真實面貌。人們生活在社會上,受到工業(yè)文明的影響,很容易成為城市里的文明人,但他們需要辦事,需要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并不是一辦就成的,需要提前謀劃。即便有人想買一臺洗衣機,也仍然要提前看看網(wǎng)絡上的價格和實體店的價格,看看品牌的影響力,經(jīng)過一番衡量之后,才會去購買。倘若買到了假貨,維權的時候就是最難挨的時候,要挺住,要不斷深入,還要借助權力系統(tǒng)為自己維權保駕護航。倘若這個時候退卻了,不良的后果就只能自己承擔了。
堅持辦一件事是很難的,而且在辦事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需要不斷戰(zhàn)勝困難,才能成為最后的贏家。一個企業(yè)家要開辦工廠,沒地,沒錢,沒人手。他要向銀行貸款,抵押了自己的房子,還要向政府要地,向社會廣泛征收員工。工廠開辦起來以后,資金短缺,他仍然要四處借錢。這個時候是最難熬的,很容易弄得個人信用體系崩塌,甚至借不出錢來。這個時候正是修行的好時候,企業(yè)家需要想盡各種辦法,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哪怕把工廠抵押出去,也仍然要貸出款來,緩解燃眉之急。當企業(yè)家最終做大做強的時候,回想以前最難挨的時候,就會淡然一笑,認為那根本不是什么困難,而他以后要走向國際化,面對國際競爭,遇到的困難更大,更需要他想盡各種辦法來戰(zhàn)勝,而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就是修行的過程。倘若在修行中沒有任何困難可以戰(zhàn)勝,總是一帆風順的,那么人人可以成為成功者,人人可以成佛。

學生學習也是如此,越是感覺學不會,就越要用心學習,不然退縮之后,就永遠跟不上了。古人說:“人活一口氣?!睉{這一口氣,人就要不斷努力,不斷奮斗,哪怕遇到最難挨的事情,遇到最難挨的時候,也仍然要堅強地過去。人的一生就是這樣,遭遇坎坷和磨難才是修行的好時候,而自暴自棄,就容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錯了修行的好時機。佛家說:“煩惱即菩提。”謂為信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