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禪堂古稱僧堂或雲(yún)堂,與佛殿、法堂同為禪宗叢林的主要堂宇,禪僧晝夜於此行道。
《禪林象器箋》說:「僧堂亦謂禪堂,言眾僧坐禪於此也?!苟U堂二字首出《首楞嚴經(jīng)》,此經(jīng)中說道:「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埂毒暗聜鳠翡洝匪健抖U門規(guī)式》說:「所裒學眾,無多少、無高下,盡入僧堂,依夏次(受戒長短)安排?!乖幘偷摹峨沸薨僬汕逡?guī)·日用軌範》說:「不得僧堂內(nèi)聚頭說話,不得在僧堂中看經(jīng)看冊子?!股媚吮娚 ⒆?,因眾僧雲(yún)集,故又稱雲(yún)堂。古時僧堂本兼食堂,後世於禪堂外另設(shè)齋堂(食堂),如明徐一夔《靈穀寺碑》說:「以禪與食,不可混於一也,故食堂附於庫院。」(《金陵梵剎志》卷三)於是如今叢林,禪堂即僧堂在東,食堂即齋堂在西,這成為叢林定式。

禪堂一般位於寺院中心偏西的靜僻處。進門先是一間過廳,正壁一般有「行須緩行,語要低聲」的字樣。這是在提醒進禪堂者,裡面的僧眾正在參禪打坐,不要驚擾他們。從過廳折進一段巷道,便是一座清靜的四合院落。禪堂座西向東,中間有門,常有布幕遮掩。布幕上面掛一塊木牌,僧人在參禪打坐時,木牌呈現(xiàn)「止靜」二字,在其他時間翻至木牌另一面,呈現(xiàn)「放參」二字。
禪堂中央有一佛龕,供奉藥師佛或毗盧佛。禪堂中設(shè)有「聖僧」像。「聖僧」之像不定,古今也不同。古時僧堂本兼食堂(今禪林「放參」即晚飯就禪堂而食,猶是其遺風),多安賓頭盧於其中央。唐大曆四年(769)不空三藏奏請令天下寺院食堂中,於賓頭盧之上,特置文殊師利形象以為上座(《不空三藏表制集》卷二),故唐時僧堂是以賓頭盧和文殊師利為聖僧的。後世將禪堂與齋堂分開,但聖僧之設(shè)仍舊是禪堂必備。今日叢林,禪堂一般以禪初祖菩提達摩為「聖僧」。佛龕及「聖僧」周圍留寬敞的空地,作為行香之用。行香與坐禪,在禪堂中交替進行,行、坐的目的是克服禪眾的昏沉。

禪堂的兩端分別有椿凳,禪眾們按其帖單標名的位置在上面打坐。椿凳後面為高大寬廣的平臺,稱為廣單,這是禪眾睡覺的地方。禪堂前後壁祇有椿凳沒有廣單,後壁中間為「維摩龕」,即是方丈和尚的座位。前壁東邊設(shè)有香案,案上放著坐禪儀式中所用的器物,如引磬、木魚、香爐、香板等。香案正中還放有一個「慧命牌」,上面寫著「大眾慧命,在汝一人,爾若不顧,罪在爾身」。參禪僧人若犯了禪堂規(guī)約,如引磬、木魚敲打錯亂等,必須在香案前罰跪,叫做「跪香」。香案上方懸著一口鐘,鐘下掛著一塊厚木板。按這座寺院所屬禪宗的不同分派,其木板有不同形狀,分為橫長方、豎長方、三角、半圓和圓形五種,稱為「五家鐘板」。鐘板有不同的形狀和不同的敲擊方法,作為禪僧,儘管沒有看見鐘板,祇要聽見鐘板聲,便知道這座寺院屬於哪個宗派了。

鐘和板是禪堂的重要法器,敲擊鐘板為參禪打坐的主要訊號。同時,禪堂鐘板發(fā)出的訊號也是和寺院其他堂口的訊號密切配合的,它使僧眾建立起一種良好的生活秩序,並且知道甚麼事情正在進行,自己又將該做甚麼了。禪堂訊號的運用,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避免言語,使僧眾的心志集中,盡可能不受外界干擾。
在禪堂中,飲食、睡眠、大小便等活動都有統(tǒng)一的規(guī)定。如《百丈清規(guī)》卷六《日用規(guī)範》條規(guī)定:「齋罷不得僧堂內(nèi)聚頭說話,不得在僧堂中看經(jīng),看冊子、不得上下間行道穿堂直過。」在禪堂中要保持緘默。按照叢林的制度,一般的寺院都會在每年的冬季舉行禪七。一般禪七為三周,稱為精進禪七,也有的寺院禪七為四十九天,即七周時間。在禪七期間,禪僧們要比平時更加努力用功參究,以期克期取證。
禪堂的執(zhí)事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維那:禪堂的主要負責人,也是全寺的總監(jiān)察。維,即綱維,意為統(tǒng)攝僧眾;那,梵文羯磨陀那之意,意為「授事」,漢梵結(jié)合,稱為維那。維那的職責是綱維眾僧,曲尺調(diào)攝。凡禪堂中有違犯清規(guī)者,無論其職位高低,他都有權(quán)予以懲罰。二.悅眾:維那的副手,可設(shè)置數(shù)人,稱之為大悅眾、二悅從、三悅從等。若維那缺席,禪堂可由大悅眾代管,因此大悅眾又叫管堂。三.參頭:也稱禪頭,禪堂中參學最久或最熟練者。他主要承擔為初學參禪的僧人做出示範和起到表率作用的重任。四.監(jiān)香:執(zhí)香板負責監(jiān)督修持用功之責的僧職。

禪堂作為用功辦道的重要場所,如今依然在行使著僧徒用功修行的功能,並且有很多禪堂在近代出了很有影響的高僧大德。
——摘錄自《香港佛教》


▍版權(quán)聲明:
○ 本文轉(zhuǎn)自天上云居,由玉泉寺編校發(fā)布,尊重知識與勞動,轉(zhuǎn)載請保留版權(quán)聲明。
○ 版權(quán)歸創(chuàng)作人所有,我們尊重著作權(quán)所有人的合法權(quán)益,如涉及版權(quán)爭議,請著作權(quán)人告知我方刪除,謝謝。


圖文 | 玉泉寺數(shù)據(jù)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當陽玉泉寺
? 公眾號:dy-yuquanchansi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