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盛世大唐的狂想者,但卻被時代辜負的天才;

一個是盛唐華麗表象的象征,卻被當(dāng)成帝國衰落的替罪羊。

他和她是天才與美人的相遇,也是盛唐最后的華麗絕唱。

他醉酒后揮筆寫下的兩句詩,既是她傾國傾城的容顏,也是他做過的最美的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這兩句詩到底是什么?

詩的背后又隱藏著什么樣的秘密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少年天才

關(guān)于李白的出身,歷史上一直頗有爭議。

有人說他生在碎葉城,也就是現(xiàn)在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吉爾吉斯斯坦在當(dāng)時是唐朝西域的邊疆要塞。

還有一種說法,說他是四川江油人。

這兩種說法到現(xiàn)在都爭議不休,唯一能確定的是,他是武則天在位時期出生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白的父親叫李客,是個商人,主要是做珠寶首飾方面的生意。

他的家庭情況可謂是十分富裕。

李白五歲那年,跟著他的父親搬到了蜀中綿州。

入蜀那天,西域來的李白可把本地小孩給鎮(zhèn)住了,他不僅會說胡語,腰間還別著西域的玉佩,活脫脫一個小胡商模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了該讀書的年紀,李白的奇思妙想就慢慢顯現(xiàn)了出來。

私塾先生教《千字文》,別的孩子搖頭晃腦背“天地玄黃”,李白卻突然舉手:先生,為啥天是黑的?我在西域看見的天可藍了。

這話一出,李白氣得老先生胡子直翹。

后來他爹沒辦法,專門請了個隱士教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老師可了不得,不僅教詩文,還教劍術(shù),李白跟著他白天讀書,晚上練劍。

慢慢地,在這個老師的傾囊相授下,李白也算是文武雙全了。

十二歲那年,發(fā)生一件趣事。

那天李白在河邊看見個老婆婆在磨鐵棒,好奇地問這是在干啥。

老婆婆說:我在磨繡花針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李白哈哈大笑:這么粗的鐵棒,得磨到什么時候啊?

老婆婆頭也不抬: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這句話像道閃電劈中李白,從此他讀書練劍更用功了。

十五歲時,李白已經(jīng)長成了翩翩少年。

他的父親就想歷練歷練他,就把他送到縣衙當(dāng)差去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進了縣衙后,縣令讓他抄寫文書,他倒好,在公文背面寫起詩來。

縣令要打他板子,這小子直接把官帽一扔:大丈夫當(dāng)仗劍走天涯,豈能在這兒受窩囊氣。

說完,李白就摔門而出了。

摔門而出時還順手在墻上題了首詩,題完這首詩,李白留下了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可倒好,李白這個操作把縣令氣得直跳腳。

24歲那年春天,李白把父親給的三十萬金裝進行囊,佩上寶劍,在青蓮鄉(xiāng)的渡口告別家人。

臨行前,他在石壁上題詩一首:莫怪無心戀清境,已將書劍許明時。

但李白此時還不知道,他這一走,就是一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入世浮沉

出了蜀中,李白聽說渝州刺史李邕十分愛才,就主動上門獻詩。

結(jié)果李邕嫌他太狂,連杯茶都沒給喝,就把他打發(fā)走了。

李白氣得當(dāng)場寫了首《上李邕》: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意思就是:孔子都說后生可畏,你算老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后來李邕看到這首詩,腸子都悔青了。

離開渝州后,李白在江陵遇見了人生第一個貴人——道士司馬承禎。

早在玄宗之前,司馬承禎的聲名威望就已經(jīng)很大了。

見到李白后,司馬承禎盯著李白看了半天,突然拍案叫絕:你這孩子還挺有仙風(fēng)道骨,怕是從上界下來的神仙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話一出,李白可高興壞了,后來他自稱“謫仙人”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到了金陵之后,金陵城的繁華讓李白開始了揮金如土的生活。

《本事詩》里記載,有次他在酒肆聽說個讀書人沒錢葬母,當(dāng)場把價值千金的紫貂裘給當(dāng)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別人說他傻,他卻寫了句:千金散盡還復(fù)來,而后繼續(xù)縱情享樂。

一年之后,他從家里帶來的三十萬金就花光了。

后來生病時,他連治病的錢都沒有,全靠朋友接濟。

但也正是這段經(jīng)歷,讓李白創(chuàng)作出了《靜夜思》這首傳誦到現(xiàn)在的名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直到730年,30歲的李白第一次來到長安。

他住在終南山下的玉真公主別館,天天往王公貴族家里遞詩卷。

結(jié)果根本沒人搭理他,有一次在宰相張說家門前等了三天,最后只見到張說的兒子張垍,還被嘲諷是“蜀地來的鄉(xiāng)巴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段經(jīng)歷,被他寫到了《行路難》里: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這件事情之后,心灰意冷的李白離開長安,到山東兗州住了下來。

這一住就是十年,期間認識了杜甫、高適,三人一起游山玩水,成了鐵哥們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742年,在道友吳筠的推薦下,42歲的李白終于等到了玄宗的詔書。

在去長安的路上,他騎著御賜的飛龍馬,意氣風(fēng)發(fā)地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名句問世

李白剛進宮的時候可謂是風(fēng)光無限。

玄宗吃飯要他陪著,出游要他跟著,連在御花園賞個花都得叫他來寫詩。

有次玄宗在溫泉宮泡澡,突然詩興大發(fā),立馬招呼侍衛(wèi):快把李翰林找來。

結(jié)果侍衛(wèi)們滿皇宮找,最后在酒館里把喝得爛醉的李白給抬來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讓人嘆為觀止的,還是“力士脫靴”這件事。

有天宮里開詩會,李白喝高了往地上一躺,蹺著腳嚷嚷:能否麻煩高將軍給我脫了靴子啊?

熟知唐史的人都知道,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jiān),更是玄宗和楊貴妃身邊的紅人。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白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都嚇傻了,誰知玄宗居然笑呵呵地說:李翰林愛卿既然醉了,力士就搭把手吧。

高力士臉都綠了,可皇上發(fā)話,只能咬著牙給李白脫了靴子。

李白和高力士這梁子算是結(jié)下了。

轉(zhuǎn)眼到了743年春天,宮里牡丹開得正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玄宗和楊貴妃在沉香亭賞牡丹,十六名樂師正在演奏,突然玄宗一揮手:停!這些舊曲子配不上今夜的牡丹和貴妃。

轉(zhuǎn)頭就問:李翰林何在?

此時的李白正在跟賀知章喝酒呢。幾個小太監(jiān)連拖帶拽把他弄進宮時,他連路都走不直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誰知李白醉眼朦朧地看到滿園牡丹和盛裝的楊貴妃,突然精神一振。

他讓人拿來紙筆墨,提筆就在金花箋上寫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意……

寫一句,樂師李龜年就唱一句,寫到“名花傾城兩相歡”時,楊貴妃撲哧笑了,她從來沒見過有人能把馬屁拍得這么清新脫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就在第二首里那句“可憐飛燕倚新妝”里,李白讓高力士看準了機會給李白潑臟水。

高力士和楊貴妃說:趙飛燕可是紅顏禍水,李白這是拐著彎罵您呢。

其實李白本意是夸楊貴妃比趙飛燕還美,可經(jīng)高力士這么一挑撥,楊貴妃心里就結(jié)了疙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那以后,李白在宮里越來越難混。

744年春天,玄宗給了李白一筆錢,客客氣氣地把他打發(fā)走了。

剛走出宮門他就仰天大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

對李白來說,這三年的皇宮生活,無非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而已。

他始終都忠于自己的靈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jié)語

李白是盛唐最閃耀的明星,他用詩歌照亮了盛唐的天空,又隨著大唐的衰落黯然墜落。

他的一生如夢如幻,卻在離開時身邊只有一壺酒、一把劍、一疊詩稿。

但千年之后,他的詩仍在,他的狂仍在,他的月光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