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參議院以67票贊成、29票反對通過了戴維·珀杜出任駐華大使的提名。這個曾在中國香港居住多年、被特朗普稱為忠誠支持者的前參議員,在中美關稅戰(zhàn)白熱化的節(jié)骨眼上走馬上任,被外界解讀為特朗普試圖扭轉(zhuǎn)中美關系僵局的關鍵一步。
畢竟,現(xiàn)任國務卿魯比奧因被中國制裁,已無法正常開展中美高層對話。而且這幾個月看下來,魯比奧也沒有勝任國務卿這一職位的能力,比自己前任的布林肯要差了不少。而特朗普顯然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國務卿都成了“啞巴”,駐華大使這個職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但是問題來了,珀杜真能接住這份“燙手山芋”,重新打通中國的電話嗎?
為什么特朗普會選擇珀杜?在我看來,特朗普看中珀杜主要靠2點。一是他的“亞洲通”履歷,二是他對華強硬卻“講生意”的雙重標簽。珀杜曾在美國多家大型企業(yè)擔任高管,主導過中國市場的拓展,也曾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和外交委員會任職,多次訪問中國。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公開承認自己深諳中美博弈,甚至直言自己目睹了,中國在經(jīng)濟戰(zhàn)爭中越來越積極。這種既懂商業(yè)又懂政治的背景,讓特朗普覺得他能在中國面前,既擺姿態(tài)又能談生意。珀杜顯然非常符合特朗普用人的口味。

剛剛前面說到,美國國務卿這個位子,已經(jīng)暫時成為了擺設,特朗普現(xiàn)在急著任命珀杜為駐華大使,就是要找一個能跟中國說上話的人,幫他辦一件大事,打破目前中美因為關稅對峙造成的僵局。
但是很顯然,特朗普交給珀杜的,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無論美國有何動作,中國這邊的態(tài)度已經(jīng)再明確不過,“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美國必須先取消對華加征的145% 關稅,停止科技封鎖和 “臺獨” 挑釁,中美才有走到下一步的可能。
我們把話說明白了,但珀杜聽懂了嗎?前不久,珀杜還呼吁中國削減產(chǎn)能、開放市場,這明顯還是是特朗普的老一套說辭。另外,如今中美之間的矛盾,也不是一個駐華大使就能解決的問題。只要不是特朗普開口,美國誰來說話都不好使。

總之,特朗普要是真把希望寄托在駐華大使身上,那就太天真了。同樣的,我們也要認為一個駐華大使,就能改善中美關系。當然了,換個角度來看,珀杜當駐華大使,對我們來說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相比起拜登時期的當駐華大使的伯恩斯,珀杜不屬于美國的超級鷹派和強硬派,同時也不是資深外交官。因此,珀杜在中國掀不起什么水花,最多也只能成為中美之間的一個吉祥物。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