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林徽因,大家往往聚焦于她的傳聞、

建筑設計成就以及文學才華,很少有人思考,

在孩子眼中她是什么樣的形象,

其實她也是一位平凡而深情的母親,把無限的愛傾注給子女。

梁再冰作為林徽因的女兒,

其女編輯出版的《山河歲月:回望林徽因》一書,

生動地還原了林徽因作為母親的形象,

讓讀者看到她在孩子心中既是美麗的媽媽,也是溫暖的依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梁再冰出生于1929年的北平,

那時林徽因剛剛25歲,初為人母。

當嬰兒的第一聲啼哭響起時,林徽因的臉上洋溢著掩飾不住的笑容,

梁思成則在一旁忙前忙后,兩人圍繞著小再冰轉個不停,

仿佛得到了一件無價之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盡管林徽因身體一向羸弱,肺病讓她連呼吸都困難,

但她依然堅持親自哺乳、換尿布,夜晚守著孩子入睡。

梁思成常常幫忙抱孩子,夫妻倆輪流值夜,生怕小再冰有絲毫不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北平的冬天寒風刺骨,林徽因擔心孩子受凍,

特意在屋內多添了一個火爐,夜里還得不時起來加炭。

孩子滿月那天,家里來了不少親戚,

林徽因雖累得臉色蒼白,仍然親自下廚準備了幾道菜,

梁思成則抱著再冰四處炫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徽因偶爾會在筆記本上寫下幾句詩,

記錄下成為母親后的點滴感受。

她感慨道,孩子是她這一生最美好的創(chuàng)作,比任何詩句都珍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隨著再冰漸漸長大,學會了爬行和走路,林徽因開始帶著她到院子里玩耍。

北平胡同里的春天,母女倆常在陽光下追逐飄落的花瓣。

林徽因會蹲下來,指著院子里的海棠花,

教再冰辨認顏色、嗅聞花香。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的肺病時好時壞,發(fā)病時只能臥床休息,

但病情稍有好轉就又帶著再冰出門。

1930年,東北的冬天過于寒冷,林徽因的病情加重,

她帶著再冰和母親回到北平香山休養(yǎ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香山空氣清新,林徽因每天推著再冰的小車在山間漫步,

陽光灑在母女倆身上,生活寧靜而美好。

梁思成一有空就從城里趕來探望她們,帶來糖果和書籍,

陪再冰玩一會兒,再與林徽因交流建筑新想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徽因常說,養(yǎng)育孩子如同建造房屋,需要用心一磚一瓦地搭建,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

到了1930年代初,梁再冰快四歲時,弟弟梁從誡出生了。

林徽因家中從此更加熱鬧,兩個孩子圍著她轉,她也樂此不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北平北總布胡同的家中,院子雖然不大,

但林徽因總能想出各種辦法陪伴孩子玩耍。

她為再冰和從誡講故事,有時是神話傳說,

有時是自己童年的趣事,孩子們聽得眼睛閃閃發(fā)亮。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夏天,她帶兩個孩子去北戴河戲水,教他們游泳,

沙灘上留下了一串串小小的腳印。

林徽因自己也會下水,雖然游得不快,卻笑得格外開心。

梁思成常常在一旁幫忙搭帳篷,

偶爾還會被孩子們拉著一起踏浪。

林徽因還喜歡帶孩子們去香山游玩,

1936年,她組織了幾個朋友家庭,

帶著六個孩子一起騎毛驢登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穿著方便的褲子,牽著從誡的手,

七歲的再冰自己騎在一頭小驢上,晃晃悠悠地跟隨。

山路上,孩子們歡聲笑語不斷,

林徽因也跟著笑,仿佛忘卻了一切煩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徽因不僅陪伴孩子玩耍,也非常重視他們的學習。

她常常在晚上點著油燈,給再冰和從誡讀些簡單的書籍,

教他們識字、背誦詩歌。

她的聲音輕柔,孩子們聽著聽著就安靜下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徽因還嘗試教再冰寫字,手把手地握著她的小手,

一筆一劃地在紙上書寫。她說,字寫得好,心也能靜下來。

梁思成有時會湊過來,拿張紙畫些建筑草圖,

逗孩子們猜這是什么建筑。

北平的日子雖然平靜,但外面的世界卻越來越動蕩不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1930年代中期,日本侵略步步緊逼,

北平的氣氛也日益緊張。

林徽因和梁思成忙于建筑考察和教學工作,

卻從未忽視家中的事務。

她總是抽時間陪伴孩子,哪怕只是共進一頓飯、聊幾句閑話,

也讓再冰和從誡感到安心。

抗戰(zhàn)爆發(fā)后,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37年,林徽因一家離開北平,輾轉來到昆明。

昆明的生活條件艱苦,房屋簡陋,飲食簡單,

但林徽因依然努力讓孩子們過得舒適。

她和梁思成在龍頭村租了一塊地,親自設計建造了一間小屋。

林徽因親手繪制圖紙,計算尺寸,

甚至連院子里的小路如何鋪設都反復考慮。

房子建成后,她在院子里種了些花草,

帶著再冰和從誡一起澆水、除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屋里沒有什么家具,但林徽因用幾塊布料和木板搭起了一個書架,

擺放上從北平帶來的書籍。

她經(jīng)常告訴孩子們,日子再苦,也要有個家,

家在哪里,心就在哪里。

昆明街頭時常響起空襲警報,

林徽因每次都迅速拉著再冰和從誡躲到安全的地方,

緊緊守護著他們,直到警報解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5

1940年,一家人又搬遷到四川李莊,那里的生活條件更加惡劣。

林徽因的肺病愈發(fā)嚴重,常常臥床不起,

但她依然堅持關注孩子們的學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再冰已經(jīng)十多歲,開始幫助做家務,梁從誡也變得更加懂事。

林徽因躺在床上,床邊放著一個小桌子,

她會讓再冰把課本拿來,陪她一起閱讀。

有時她咳嗽得厲害,說話都斷斷續(xù)續(xù),

但還是耐心地詢問再冰的學習情況,鼓勵她多讀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思成忙于工作,回來后常常幫林徽因擦拭汗水,

替她與孩子們說幾句話。

林徽因偶爾也會與孩子們聊聊北平的往事,

講述頤和園的湖水、香山的紅葉,

孩子們聽著,眼里充滿了向往。

她還試著教再冰背誦幾首詩詞,說詩詞能讓艱難的日子變得輕松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莊的冬天寒冷刺骨,屋內沒有暖氣,林徽因的病情更加惡化。

1942年,她幾乎整天躺在床上,身體瘦得只剩下骨頭。

但她依然希望孩子們常來床邊坐坐,聊聊學校的事情、朋友的事情。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思成有時會帶幾個朋友的孩子來看望她,

林徽因笑著與他們交談,逗他們開心。

她的床頭總放著幾本書,偶爾還能寫幾行字,

記錄下對孩子們的期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再冰逐漸長大了,開始意識到母親病情的嚴重性,

更加珍惜與母親相處的每一天。

她經(jīng)常幫助母親整理房間,把窗戶擦得干干凈凈,讓屋內充滿更多陽光。

林徽因看著女兒忙碌的身影,眼神中滿是欣慰。

抗戰(zhàn)勝利后,1947年,林徽因一家終于回到了北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她的身體狀況已經(jīng)很差,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

但她依然想要多陪伴孩子。那年春天,她帶著梁再冰去了頤和園。

母女倆緩緩走在長廊旁,林徽因指著湖面的波光,

向再冰講述以前來這里游玩的經(jīng)歷。

梁再冰扶著母親,步伐小心翼翼,唯恐她勞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徽因雖然身體虛弱,但臉上始終掛著笑容,

說道能夠回到北平,能夠與孩子們在一起,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梁思成專注于清華大學的教學工作,家中的事情大多依賴林徽因操持。

她還嘗試給再冰講解建筑的知識,

告訴她房子不僅僅是磚瓦,更是人的心血和夢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6

1949年,梁再冰長大了,面臨人生的重要選擇。

她打算南下參軍,為新中國貢獻一份力量。

林徽因和梁思成起初不太同意,

擔心她年紀輕輕難以承受那份辛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再冰決心已定,林徽因思索幾天后,最終表示支持。

她告訴再冰,年輕就應該去闖蕩,

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但要記得回來繼續(xù)學習。

梁思成也在一旁叮囑了幾句,幫助再冰收拾行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臨別前,林徽因和梁思成陪著再冰拍了一張照片,

三個人站在院子里,笑容中透著些許不舍。

梁再冰離開后,林徽因在家里忙著設計國徽的工作,

腦海中全是新中國的模樣。

她偶爾收到再冰的信件,讀完后仔細收藏,臉上露出微笑。

一年后,梁再冰按照約定返回北平,繼續(xù)在北大求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徽因那時正忙于國徽設計,身體狀況更差了。

梁再冰回到家時,林徽因正在桌前繪圖,

抬頭看了女兒一眼,笑了笑,仿佛她從未遠去。

梁思成在一旁拍拍再冰的肩膀,說她長大了。

林徽因雖然沒有多言,

但晚上還是特意讓再冰坐在她身旁,詢問這一年來的經(jīng)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再冰講述起參軍的日子,

林徽因聽著,眼神明亮,似乎為女兒感到驕傲。

她還告訴再冰,人生要有自己的道路,但家永遠在這里等待著她。

林徽因的身體每況愈下,1950年代初,她幾乎無法離床。

梁再冰?;丶铱赐瑤退砦母?,陪伴她聊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徽因雖然病重,仍關心再冰的學習,詢問她將來打算做什么。

她說,孩子們的人生路還很長,她只希望他們能穩(wěn)步前行,走得更遠。

梁再冰聽著,心里酸楚,但也明白母親的關懷從未改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7

如今,梁再冰已經(jīng)96歲高齡,坐在輪椅上,

目光時常停留在母親的照片上,照片上的母親依舊美麗動人。

她的手輕輕撫摸著照片,仿佛能觸摸到當年的溫暖。

林徽因留下的,不僅是那些建筑圖紙和詩句,

更有一份支撐起整個家庭的深沉之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梁再冰的女兒于葵把這些故事記錄在書中,

讓更多人了解,林徽因的母愛,如同她設計的房屋,

堅固又溫馨,像她撰寫的詩歌,永遠溫暖人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信息來源:1、梁思成逝世50周年之際,女兒梁再冰出書深情憶父母.新華網(wǎng)客戶端6歲女兒梁再冰回憶:她是最美最好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