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老李蹲在地頭扒拉土坷垃,地膜下的麥種硬得像石子。四月廣西旱情剛緩,五月北方五省又拉響“缺水警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甘肅農戶夜里打著手電看墑情,塑料桶接露水連壟溝都潤不透。中央氣象臺數(shù)據(jù)扎心:陜晉甘等地倆月降水不足50毫米。大風卷著土疙瘩跑,剛露頭的麥苗蔫巴巴耷拉著葉,像遭了霜打。

河南北部機井排起長隊,水泵抽半天,井底只冒幾串小水泡。

“往年這時候早該澆二水了,現(xiàn)在渠底比鍋底還干!”山西老張直嘆氣。

專家說季風跑偏了,拉尼娜又“使絆子”,暖濕氣流過不了秦嶺。

可農民不懂這些彎彎繞,只知道地膜下的種子紋絲不動,像睡著了。農業(yè)農村部下了補貼政策,陜西調水、河南推地膜保墑,可來得及?老李摸出皺巴巴的煙卷:“節(jié)氣不等人啊,麥子灌漿期就指望這茬水。

”廣西四月旱情時糧價竄了個頭,現(xiàn)在北方夏糧又懸,秋后糧倉咋穩(wěn)當?

甘肅河西走廊的祁連山融水比往年少了三成,農民望著雪山直皺眉。

“總不能靠天吃飯一輩子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人嘟囔著,可耐旱品種試種還在試驗田。

井里的水眼見著往下退,退得人心慌,卻沒人敢說破那個“減產”的詞。

氣象局說六月可能有雨,農民卻把這話咽進肚里——去年也這么說。地膜保墑技術在培訓班講得熱鬧,到地里才發(fā)現(xiàn),干土坷垃根本攥不成團。我瞅著地里裂開的縫,比去年寬了一指,草根在縫里掙扎著冒綠芽。

河南老王半夜去鄰村借水,拖拉機突突響驚醒野狗,換來半車水潑在地頭。

“就當給苗子吊口氣吧?!彼自诘厣铣闊煟髦肋@點水頂不了三天。專家又說要建地下水庫存水,可現(xiàn)在連打井的錢,都讓旱情磨得緊巴巴。

廣西的旱田還沒緩過來,北方的麥地又亮起紅燈,老天爺這是咋了?

地膜下的種子還沒發(fā)芽,秋糧播種的日子卻一天天近了,急得人跺腳。“清明前后種瓜點豆”,可現(xiàn)在豆子泡在水里都不脹,還談啥出苗?旱情像塊大石頭壓在胸口,農民走路都帶著股子狠勁,見著水坑就想撲上去。

政府的補救措施在路上,可麥子等不及啊,穗子剛開始鼓粒就耷拉下來。我站在地頭看遠處,幾個老漢湊在一起嘆氣,煙鍋明滅間全是愁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氣象局的預測還在更新,干旱黃色預警連著發(fā),可雨點就是落不到地里。

老李把旱死的麥苗拔下來,根須短得可憐,“再不下雨,秋后的口糧都得省著吃。

”這話讓人心頭一緊,可除了盼雨,誰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地膜保墑、調水抗旱,這些法子能解燃眉之急嗎?

沒人敢打包票。甘肅的旱作農業(yè)試驗田里,新品種麥苗勉強支棱著,比老品種多撐了三天。

農民看著這景象,不知道該信科學還是信老天,手里的鋤頭懸在半空。六月的天氣預報來了,說有陣雨,可“陣雨”兩個字,在農民耳朵里輕得像片云。

他們蹲在地頭數(shù)日子,數(shù)著數(shù)著就紅了眼——節(jié)氣不饒人,土地也不饒人。

這場旱情到底啥時候是個頭?

沒人知道,只看見地膜在風里嘩啦嘩啦響,像在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