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爺蹲在村口大石上,盯著天嘆氣:“這云走得比兔子還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前三天還曬得玉米葉打卷,后半夜就聽見雷在房頂上打滾。五月頭的天,咋跟小孩臉似的,說變就變?3號到4號白天,日頭毒得能烤紅薯。

濟南城頭的柳絮跟著陽光飄,曬被子的大姨們把竹竿支得滿陽臺都是。威海海邊風(fēng)硬,可日頭足啊,晾衣繩上的棉襖曬得膨膨松,老輩人念叨“春曬被子秋曬谷,曬完趕緊收進屋”,這話真沒毛病。

哪知道4號夜里就翻了天。魯西北的雷跟放炮似的,閃電把窗戶映成白玻璃。菏澤的李大哥正睡得香,聽見窗外“噼啪”響,爬起來一看,黃豆大的冰雹砸在院墻上,嚇得他直拍大腿:“這老天爺,咋說翻臉就翻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氣象臺的黃色預(yù)警跟著響起來,8級大風(fēng)卷著雨,把樹上的新葉都扯下來不少。要說怪,還怪這溫差跟坐過山車似的。白天穿短袖喝涼湯,夜里就得套上薄外套。

臨沂的王大姐就吃了虧,白天貪涼沒穿長袖,晚上被凍得噴嚏連天:“老話說‘春捂秋凍’,真是一點不假,這早晚的涼氣,比刀子還利呢!

”再看各地的雨,下得也不省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蘭陵的雨量大得能養(yǎng)魚,官橋的水洼子沒過腳踝,郯城的莊稼地喝了個飽。可海邊的威海、煙臺,雨就跟篩豆子似的,稀稀拉拉下不了多少。

老輩人說“云往東,一場空;云往西,披蓑衣”,這回算是見識了,云往哪邊跑,雨就往哪邊追。

更讓人琢磨不透的是未來幾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6號多云轉(zhuǎn)晴,7號北風(fēng)呼呼刮,氣溫又要往下掉。

半島地區(qū)冷得跟初冬似的,內(nèi)陸也沒好到哪兒去,15℃的天,穿少了直打哆嗦。

8號9號雖說回暖,可早晚還是涼颼颼的,穿衣就得跟剝洋蔥似的,一層套一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天氣變來變?nèi)?,老輩的諺語還管用不?“燕子低飛蛇過道,大雨不久就來到”,前幾天看見燕子貼著地飛,還真就下了大雨。“東風(fēng)急,備斗笠”,東風(fēng)一刮,雨就跟著來了。

看來老輩人留下的這些話,還真像是老天爺給的暗號,看懂了,心里就有底??稍捰终f回來,現(xiàn)在的天氣預(yù)報也厲害,提前幾天就能知道雷雨啥時候來。

一邊是老輩的經(jīng)驗,一邊是現(xiàn)在的科技,到底該信哪個?我個人覺得,老輩傳下的諺語就像個老鐘表,雖然樣式舊,但時辰準;現(xiàn)在的預(yù)報就像新手機,消息靈,來得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倆擱一塊兒,才算是雙保險。不管信哪個,安全第一。

雷雨來了別往樹底下鉆,大風(fēng)天檢查檢查窗戶,溫差大就多穿幾件。咱老百姓過日子,就得順著天時來,老天爺要變臉,咱就提前把傘備齊,把衣服穿暖,比啥都強。你說這五月的天,咋就不能穩(wěn)當(dāng)點?

往后的日子,是接著坐這天氣過山車,還是能盼來個穩(wěn)當(dāng)?shù)暮锰欤?/strong>

咱且等著瞧,反正老輩人說了:“天變一時,人變一世”,咱把準備做好,啥天氣都能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