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信《野秀軒記》
僧人文信是元代時期的一位才華橫溢的僧人,他生活于元明兩朝,此作《野秀軒記》是他于明洪武四年六月十八日所創(chuàng)作的,此作現(xiàn)藏于香港的中文大學文物館之中。
文信,字道元,號雪山,是永嘉人。他對塵世間的功名利祿毫無眷戀,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皈依佛門,追隨浮屠氏學習。
他不僅僅是廣泛涉獵儒家與佛家經(jīng)典,而且還對儒、釋、道等三家思想勻有涉獵,可畏是學識道行不淺。文信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同樣成就斐然,尤其擅長撰寫文章與詩歌,其詩風清新峭拔,宛如山間清泉,他的書法也照樣韻味十足。
高清大圖

從文信的生平背景來看,他與楊廉夫、張伯雨等當時著名的文人墨客齊名,這足以說明他在文化藝術界的影響力與地位。
文信的詩作被收錄于《草堂雅集》《西淵竹枝詞》《明詩記事》等諸多重要典籍之中,并且還附有詳細的小傳,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翻他筆下的這篇書作吧。
在這篇《野秀軒記》中,文信以細膩而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野秀軒周邊的自然景致與人文氛圍。
他從天地之秀說起,引出野秀軒之秀,生動地展現(xiàn)了野秀軒所處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幽邃清曠、花木繁盛、怪石林立,還有那長江的波瀾壯闊,以及煙云變化的奇妙景象。

文中還記述了作者與吳君在野秀軒的愜意游玩,從攜酒出游、觀賞美景,到品茶暢談,讀來讓人心神向往,很是自在愜意。
此作他以楷書寫就,其中夾雜行書的筆意,其用筆剛勁有力,筆鋒犀利,轉折之處棱角分明,展現(xiàn)出一種陽剛之美,猶如刀砍斧鑿般堅定有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從字形來看,大小錯落有致,猶如天成,仿佛是自然天成的畫卷。
運筆時盡顯古樸渾厚之態(tài),字體架構摒棄浮華,以質樸之姿示人,通篇布局張弛有度,留白之處盡顯疏朗氣韻,觀之令人仿若置身清幽雅境,盡覽古雅之韻。

細究書法風格,其筆法凝練瘦勁,于轉折處鋒芒畢露,以剛勁之態(tài)勾勒出字勢風骨。字態(tài)大小參差相生,于變化中見和諧;筆畫間更是變化無窮,感覺有點何紹基的筆風,字里行間更是疏朗開闊,布局疏密有致,賞來美感十足。

明代文學家王逢在他所著的《梧溪集》里,對文信的詩作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是這樣寫到的,他說文信的詩詞書法就像金沙灘頭的菩薩隨世作戲一樣。
“金沙灘頭的菩薩隨世作戲” 是一種形象的比喻。金沙灘通常給人一種開闊、純凈的感覺,菩薩在佛教中代表著慈悲、智慧和超脫。
對此,您怎么看?
聲明:以上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刪!
【往期好文】點擊下方藍色標題跳轉內容詳細頁面!
超多的書法學習資料,點擊上方公眾號名片,關注“書畫博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