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信不信,孩子到初中后成績好不好,其實在小學就能看出來。

怎么看?

根據下面這這五點來判斷:

1、小學孩子沒人管的,到初中肯定被淘汰!如果家長平時太忙,沒空去抓娃的學習,那就得在學校的選擇上下點功夫,在好的學校里面,孩子就不至于越走越偏。

最怕就是小學學校一般,家長也沒空管孩子,那這孩子到初中就廢了。

2、小學那些經??紳M分的孩子,到初中不一定是學霸,但那些經??疾患案竦暮⒆?,到初中肯定是學渣!能逆襲的太少太少了,以前倒是有,現在這種事情,只存在網上。

3、小學就沒管住手機的,到初中只會玩得更瘋!有些人說應該早早就給孩子手機自由,等孩子玩膩了,到初高中就不想玩了,是不是這樣?完全就是胡說八道。

手機這種東西沒有玩膩一說的,一旦早早給了手機,你就別想看到孩子進步。

4、小學習慣沒抓好,靠刷題和補課去搞成績的,到初中就會被打回原形。小學要學的知識點是整個小初高的3%不到,卻需要用整整六年去完成,這是為什么?

這六年不是讓你去學知識的,而是讓你去抓習慣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習慣有哪些?

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聽、課后及時復習、有時間觀念、寫作業(yè)不拖拉、能整理錯題,閱讀習慣和晨讀習慣,堅持每天復盤……這些都是要重點抓。

一聽好像挺多,全抓似乎又不太實際!沒讓你一口氣全抓起來,咱們一個習慣一個習慣去培養(yǎng),這么多習慣抓下來,不就得需要好幾年嗎?

不然,你以為這小學這六年給你去玩的???小學真正要學的內容,一個學期就能搞定,把時間線拉長,是讓你在這些內容的學習中,讓孩子逐漸形成好習慣。

一旦好習慣養(yǎng)成了,到初高中會很受益。

5、小學的親子關系沒有建立好,孩子在家就是各種催促、吼罵、指責,到初中后家長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有太多的例子表明,孩子到14歲的時候,會來到青春期叛逆的高峰,也就是初二這一年,很多孩子變壞變差就是在初二。

最要命的是初二還是分水嶺,各科知識點難度直線上升,中考有超50%的考點會在初二學到,所以初二也是很多孩子成績的定型期。

那你想一下,正處于叛逆高峰期,每一天的情緒都在爆炸的邊緣,能靜下心來學習么?

但如果小學時親子關系就建立得非常好,孩子到初中雖然也會叛逆,但你講的話他不至于一句都聽不進,孩子只要還愿意聽你講,那他的路就不會走偏。

從以上這五點來看,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基本就能判斷出孩子到初中后能不能成為學霸了!

當然,嚴格意義上來講,初中成績好的孩子也不能稱之為真學霸,要是到高中成績還好,才是真學霸。但初中成績要是不好,高中就別指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