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關于“輸入勞工”的討論又一次熱了起來,但這次不是因為用工荒被緩解了,而是因為陷入了一個“進退維谷”的現狀:
這項原本為緩解勞動力短缺而設立的政策,如今成了本地工人和輸入勞工“共同不滿”的對象。

來源:TVB
先說本地工人這邊的怨氣。在某些地盤干了十幾年的阿姨、叔叔們開始發(fā)現,自己越來越“無工可開”了。有人從去年9月到現在,只開了4天工。4天,半年內只開了4天。
這不是個別現象。據香港建造業(yè)工會反映,自從輸入勞工配額大幅開放之后,很多本地工友都被邊緣化。有人無奈地說:“我每天都去排隊等活,但一聽說我是本地人,承建商就不太熱情,連問都不問就說‘今天滿了’?!?/p>
來源:NOW新聞
曾幾何時,這些人是撐起整個城市建設的中堅力量,如今卻連工作機會都快要沒有了。
建筑行業(yè)不行,
餐飲也好不到哪去。
“補充勞工優(yōu)化計劃”開放后,政府批出超過5萬個勞工配額,其中近2萬人進入餐飲業(yè),占從業(yè)者總數的近一成。
同期數據則顯示,餐飲業(yè)失業(yè)率從4.4%升至5%,高于整體失業(yè)率。

來源:NOW新聞
工會喊話說得很直接:如果輸入外勞真的沖擊到本地就業(yè)、壓低本地工資,那這政策就必須檢討、必須調整、必須從源頭堵住漏洞。因為這不是“小事”——這是很多人能不能繼續(xù)養(yǎng)家糊口的底線問題。
不過你以為只有本地人不滿意嗎?輸入來的勞工其實也過得一點都不“輕松”。
輸入外勞:雇主搞陰陽合同!
比如內地輸入勞工孔令軍,去年通過勞工計劃來到香港。

來源:TVB
他在北京簽的合約寫的是月薪一萬元,來港后一查,才發(fā)現交給政府的版本,月薪是三萬五!
表面上看他“高薪就業(yè)”,其實真正打到他賬戶里的,只有原來那一萬。
更離譜的是,他連提款卡和香港身份證都被“上交”了。錢打進賬戶,雇主轉手就提走大半。孔先生去投訴?結果很快——被解雇。

來源:TVB
另一位叫明先生的輸入勞工則說得更直接:“我們60多個人,每個月光‘回扣’就被收走上萬,一層一層剝,剝到連生活都成了問題?!?/p>
這就是所謂的“陰陽合約”:一份給政府看的“漂亮合約”,一份自己真正拿工資的“實際合約”。
合規(guī)只是做給政府看的,執(zhí)行卻暗藏剝削陷阱。政策設定工資底線,本來是為了防止壓價,但中間人輕松一筆操作,就把這條紅線變成了裝飾。

來源:TVB
既剝削輸入勞工,也沖擊本地工人,這個政策到底在幫誰?
可能幫到的,是那些站在“利潤鏈頂端”的承建商和三判。他們利用制度的灰色地帶,讓輸入勞工成為“看得見的便宜勞力”,同時擠走成本更高、要求更高的本地工人。
這筆賬怎么算,誰心里不明白?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就毫不留情地指出:“這種利用假合約騙取配額,再反過來克扣工資的做法,就是吸血鬼式的剝削?!?/p>
來源:TVB
在政策層面,發(fā)展局近期已做出回應,要求總承建商指派一名高管專責監(jiān)管勞工安排,并提出“地盤抽查”機制,由香港建造商會執(zhí)行,隨機問工人“你有沒有拿到應有的工資”。聽上去是個方向,但實際效果,仍待驗證。
因為說到底,這些勞工要是“實名舉報”,結果十有八九和孔令軍一樣,投訴一天,被炒當晚。在沒有強有力的實名保護和雇主懲處機制之前,誰敢開口?誰開得起口?

來源:TVB
這個時候,輸入勞工和本地工人,其實站在了同一個戰(zhàn)壕里。
一個說,我失業(yè)了,一個說,我被騙了;一個說,我被邊緣化了,一個說,我被剝削了。
看似兩個群體的矛盾,其實本質上是制度運行不暢、監(jiān)管不嚴的共振結果。
港府在推廣這些計劃時反復強調“不會影響本地就業(yè)”、“不會壓低工資”,但現實卻一次又一次證明,如果監(jiān)管不到位、制度不完善、執(zhí)行不透明,那再漂亮的承諾,也經不起現實的推敲。

來源:HK01
當然,輸入勞工政策不是原罪,合理的勞工流動對城市發(fā)展是有幫助的。問題在于:怎么確保這個“合理”,不會演變成“合理剝削”?
是的,香港缺人,但不是缺被剝削的人;缺的是,真正愿意留下、愿意為城市出力,并被公正對待的人。
而本地工人也不是拒絕競爭,他們在乎的是機會是否公平、工資是否合理、規(guī)則是否透明。如果他們連排隊都排不到工、工資被壓低一半,那“優(yōu)先本地”的承諾又在哪里?

來源:HK01
輸入勞工政策,已經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共識問題。
一邊是深陷生計焦慮的本地工人,一邊是背負陰陽合約、敢怒不敢言的輸入勞工,這不是兩股力量的對撞,而是一次警鐘:如果不能對系統(tǒng)做徹底審視和改革,最后受傷的,只會是香港的整體勞工生態(tài)。
畢竟,一個制度,如果讓兩個本該被照顧的人群,都覺得自己是輸家,那它就真的該被重新設計了。
你怎么看“輸入勞工雙輸局面”?你認為如何才能實現“雙贏”局面?歡迎評論區(qū)聊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