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關于高中雙休的消息在家長和學生群體中引起了廣泛關注。河南平頂山一所縣城高中的高二學生沈星興奮地回憶起剛得知雙休消息時的情景:“班會上,班主任宣布這周末開始每周雙休,尖叫聲差點掀翻天花板。”然而,這股雙休的“春風”似乎并未吹遍所有高中校園。

在全國多地發(fā)布通知強調(diào)執(zhí)行高中雙休政策的背景下,各地學校的雙休形式卻五花八門。有的學校按留校與否安排雙休,有的則按年級區(qū)分。雙休期間,一些學校還開放教室、圖書室等場所供學生自習。然而,好景不長,4月以來,已有多所學校改回了原來的管理模式,不再雙休。
對于雙休,學生們反應不一。沈星表示,雙休后自己的精神面貌好了不少,終于有了“活人感”。而高三學生蘇悅則喜憂參半,雖然雙休讓她有了更多自主時間,但想到離高考只有一個多月,她又不得不犧牲部分休息時間去上補習班。

與此同時,教師們也對雙休有著不同的看法。河南一所縣城私立高中的教師李巖發(fā)現(xiàn),雙休后學生的上課狀態(tài)更積極了。然而,也有教師擔心,臨近高考,高三學生沒有老師“拖著走”,可能會影響高考成績。
事實上,雙休的執(zhí)行情況并不樂觀。河北、湖南、浙江等地均有學生或教師反映,學校周末雙休“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學校名義上實行雙休,但實際上學生并不“自由”,要么在校內(nèi)自習,要么參加周考測驗。更有甚者,一些學校實行所謂的“自愿留校制度”,但所謂的“自愿”并非學生自愿,而是家長決定。

為何高中雙休難以落實?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說,主要源于家長群體的過度教育訴求、高強度的應試訓練能帶來一定效果、地方政府的政績驅(qū)動三方面原因。此外,部分學校和家長認為學生在校時間越長,越能提高分數(shù),實際并非如此。
教育部已發(fā)文指出,將合理安排中小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充分保障學生睡眠和自主學習活動時間作為“底線”。實現(xiàn)高中雙休的常態(tài)化,不僅要轉(zhuǎn)變教育觀念,還需進行深層次的教育評價改革。
高中雙休,真的來了嗎?或許,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努力,才能讓這一政策真正落地生根,讓學生們享受到應有的休息和成長時光。
素材參考來源:中國新聞周刊、教育部網(wǎng)站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