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剛結束,大家的腦袋里好像突然裝上了“程序升級”的提醒,數(shù)理化的知識一個個從你面前跳出來,刁鉆又復雜,仿佛每一課都在考驗你的腦力極限。

真是一天比一天難,早上醒來感覺腦袋在打轉,晚上躺床上還在想著白天的公式和定理。

好不容易熬到了高二,你滿懷信心,想著“打鐵還需自身硬”,準備迎接更多的挑戰(zhàn)。然而,轉眼間,你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像是喝了點催眠茶,課堂上的內容變得有些模糊,考試成績更是像坐了過山車,時高時低,根本捉摸不定。

那種感覺像是從熱騰騰的鍋里一下跳進了冷水池,腦袋一陣發(fā)懵,渾身一涼,突然間什么都不知所措。

你有沒有想過,高二就是這么一段“過渡期”,高一和高三之間的空檔。

你已經從初中的那種焦慮感中脫離出來,心里多少有些放松。但與此同時,高三那座山峰還在遠處,你觸摸不到它,所以你就開始慢慢迷失在這段時間里,找不到前進的動力和方向。

你記不記得,剛剛進入高中的時候,你是不是曾有過這樣的想法:“我終于進入了這所牛逼的學校,人生的巔峰就此開始,未來注定是光輝燦爛的!”

但是現(xiàn)實呢,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樣。高二這段時間,最容易讓人松懈,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跟不上節(jié)奏,找不到學習的動力,心情在一瞬間從高空跌進了低谷。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 心理沖擊:進入了“平穩(wěn)期”

高一的學習對你來說完全是陌生的挑戰(zhàn),每一門課都像是新大陸,腦袋里不時涌現(xiàn)出各種疑問,簡直沒有喘息的機會。

但等到高二,你總算積累了一些學習經驗,盡管偶爾也會遇到難題讓你抓狂,但大體上,你感覺自己好像已經摸到了竅門,日常學習也沒那么難了。

那種感覺就像是騎了輛熟悉的自行車,手腳都能配合得很自然。

聽起來是不是很不錯?你可能會覺得“游刃有余”這四個字聽上去特別牛,但實際上,它暗藏著一個致命的陷阱——你開始覺得自己不需要再那么努力了。

你覺得既然能保持現(xiàn)狀,那就不必拼得那么狠了。

于是,懶散和拖延開始悄悄滋生,成績的下滑也就順理成章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一次模擬考試前,我心想:“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努力了也就那樣,及格就行。”可考試一結束,我的成績單卻狠狠打了我一巴掌。你看,那個所謂的“平穩(wěn)期”就是一個陷阱,它讓你慢慢失去了對自己的要求,也讓你掉進了成績下滑的泥潭。

記得那次和高一的小李聊到高二的學習狀態(tài)時,他問我:“你們高二學得怎么樣?”我笑著說:“還行,基本穩(wěn)住了?!?/p>

小李看了我一眼,笑得有點挑釁:“‘穩(wěn)住’了?你就這狀態(tài)?。磕阒牢腋呷耐瑢W都已經開始拼命了吧?”我愣了一下,隨口回了一句:“那他們很厲害,我現(xiàn)在這種‘穩(wěn)住’也不錯啊?!?/p>

結果,成績單一出來,我差點沒呆住,成績掉了20多分。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所謂的“穩(wěn)住”心態(tài),原來真是個不能承受的負擔。

那時候我才明白,那個所謂的“平穩(wěn)期”,其實就是自己陷入了“舒適區(qū)”,而那些拼命的人,早已經悄悄超過了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 知識體系的不連貫:迷茫和脫節(jié)

高中的知識體系雖然不嚴格依次遞進,但高二的學習依然不輕松。

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新學的內容和之前學的似乎沒有什么聯(lián)系,尤其是物理、化學這些科目,差異大得讓人感到迷茫。比如物理的力學和電學就像是兩套完全不同的系統(tǒng),化學的有機和無機部分,也讓人覺得像是兩條完全不相交的平行線。

有時候,你剛學完幾個月的物理,突然遇到電學的內容,感覺自己好像拿著充電寶卻忘了帶充電線。

或者你以為自己掌握了無機化學的基本概念,結果一轉眼遇到有機化學,直接讓你頭暈眼花。

你會覺得,明明都是一個學科,怎么內容感覺完全割裂,根本沒有連貫性。

這種知識上的碎片化,就像是零亂的拼圖,拼了半天都拼不出一個完整的圖案。高二的你,也因此開始出現(xiàn)了“學一學,忘一忘”的狀態(tài),知識的更新速度慢得像是慢跑,結果在考試的時候,你總是感覺力不從心。

記得那次我做物理題時,做了半小時,突然覺得腦袋進了死循環(huán),完全不知該從哪里著手。

我旁邊的同學做完了,我忍不住問他:“你會做這個題嗎?”他點點頭:“早做過了。”我心想:“真牛!”接著我又問:“電學你還記得嗎?”他愣了一下:“電學?好像是物理的一部分吧?”

我頓時愣住了,才意識到,我已經進入了學習的迷茫期,跑得太快,結果搞錯了方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 社會環(huán)境的壓力:考試還是學習?

高二,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曾經你覺得自己和別人差距大,但現(xiàn)在你漸漸意識到,大家之間的差距已不再那么明顯。你開始對自己的學習方法產生疑慮,甚至對未來感到不安。尤其是家長和周圍人的期望,無形中給你加了不少壓力。

“你是不是該認真點了?”家長經常這樣問你。

你心里有些煩,但又不敢反駁,“怎么不學呢,只是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睗u漸的,你開始暗自思索:是不是應該再加把勁,認真點呢?

不過,真正的挑戰(zhàn)其實是在你自己內心的掙扎。

高二是一個心理和生理上都充滿陷阱的階段,外界的壓力不斷加大,但如果你沒有正確的心態(tài),它們很容易變成讓你松懈的借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高二的困境并不是命中注定的,它是多方面因素交織的結果。

要走出困境,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目標和定位,不能只關注考試成績的高低。你要學會調節(jié)心態(tài),把困難看作是成長的機會,而不是逃避的理由。

除了心態(tài)的調整,合理的學習方法也至關重要。知識的掌握不再是簡單的記憶,而是要通過理解、總結、歸納,把不同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科之間要打破界限,互相交叉,才能更好地促進彼此的發(fā)展。

最重要的是,保持學習的熱情,不斷激勵自己,突破瓶頸,才能最終迎頭趕上高三的終點線。

高二的松懈是常態(tài),但突破它,卻是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