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莫言在《蛙》中寫:“孩子,這世界上,好多堂堂皇皇的事,都是在黑燈瞎火里干出來的?!边@話放在家庭關(guān)系里同樣適用,有些老人年紀大了,總愛用“為你好”的名義插手子女生活,結(jié)果越管越亂。
《增廣賢文》里早就說過“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保死狭?,真正的大智慧藏在“三不動”里。守住這三條,子女孝順,家庭和睦,日子才能越過越舒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不動子女的家務(wù)事:少管閑事,家庭更和諧
“清官難斷家務(wù)事”,這話放在老人身上再合適不過。《紅樓夢》里的賈母,雖疼愛兒孫,可一旦插手寶玉黛玉、寶釵的感情事,立馬鬧得雞飛狗跳。現(xiàn)實里也不少見:王阿姨看不慣兒媳帶娃,總念叨“孩子穿太少”“輔食做太咸”,結(jié)果兒媳直接甩臉色,兒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老話說“隔代不教育,閑事少摻和”,子女的小家庭就像一團亂麻,越攪和越解不開。聰明的老人都懂“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像《知否》里的盛老太太,對兒孫的事只在關(guān)鍵時刻點撥,平日里絕不指手畫腳。畢竟,“兒孫自有兒孫計”,放手讓他們自己過日子,反而能換來尊重和感激。
二、不動養(yǎng)老的老本:手里有錢,晚年有底氣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是萬萬不能的”,這話在養(yǎng)老問題上尤為真實?!痘钪防锏母YF,年輕時揮霍家財,老了連飯都吃不上?,F(xiàn)實中,有些老人為了幫子女買房、還貸款,掏空了自己的養(yǎng)老錢,結(jié)果生病住院時只能看子女臉色。
老話說“養(yǎng)兒防老不如存錢防老”,哪怕子女再孝順,手里留些積蓄都是對自己的保障。李大爺退休后堅持每月存一筆“養(yǎng)老基金”,兒女想借錢他都婉拒:“不是不幫,爸得給自己留條后路?!焙髞硭∽≡?,沒用子女一分錢,反而讓孩子們更敬重他。就像古人說的“家有存糧,遇事不慌”,守住老本,才能活得硬氣。
三、不動過去的老脾氣:放下面子,親情更長久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可老了還固執(zhí)己見,只會傷了親情?!都摇分械母呃咸珷敚傄约议L權(quán)威壓人,最后換來的是兒孫的疏遠和反抗?,F(xiàn)實里,有些老人愛擺“長輩架子”,子女提個意見就發(fā)火:“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結(jié)果鬧得全家不歡而散。
老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年紀越大越要學(xué)會服軟。趙奶奶以前總愛教訓(xùn)兒子,后來試著心平氣和溝通,兒子反而主動和她分享心事。就像《平凡的世界》里寫的:“生活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去爭取和奮斗?!毕胍湍赖募彝?,就得放下“長輩架子”,把子女當(dāng)朋友處,親情才能越處越親。
人老了,最大的福氣不是住多大的房子、有多少存款,而是家庭和睦、子女孝順。記住這“三不動”,少管閑事、守住老本、放下面子,看似是“不作為”,實則是經(jīng)營家庭的大智慧。畢竟,家和萬事興,越懂得“放手”,晚年越能收獲穩(wěn)穩(wěn)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