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站在地頭直皺眉,手里的鋤頭懸在半空。

五月初的天本該穩(wěn)當升溫,偏生今年像坐了過山車。
4日晌午還是28℃的炙烤,傍晚就傳來雷電黃色預警,這茬天氣太反常。
省氣象臺說的明白,冷渦和暖濕氣流較上了勁。魯西北、魯中熱得像入夏,最高溫竄到28℃曬得人發(fā)暈。

可半島沿海卻被冷空氣摁住,19℃的天還得穿薄外套,南北差出9℃。4日夜間雷陣雨就來了,德州、濟南的閃電把天劈成兩半。
雷雨里的陣風跟發(fā)了狠似的,7-9級的風卷著碎冰雹,打得窗戶啪啪響。老張看著剛出苗的玉米苗直揪心,這陣仗別把苗子打壞了。更讓人捉摸不透的是氣溫斷崖式跌。
濟南4日最高26℃,6日就降到22℃,晝夜溫差足有15℃。早晨出門穿長袖,中午熱得脫襯衫,傍晚又得套上外套,老百姓直犯難。半島那邊更是被冷渦纏住了,青島、煙臺連著三天低溫。

6日最低溫跌到7℃,比山里的春寒還厲害,莊稼長得慢騰騰。
威海5日還下了中雨,地里的濕氣散不出去,得防著爛根。
魯南地區(qū)倒是晴雨交替,臨沂、棗莊4日夜雷雨,6日又放了晴。

可晝夜溫差12℃擺在那,白天曬得慌,夜里涼颼颼,人容易鬧病。村里的診所這兩天人滿為患,感冒、咳嗽的扎堆,都是溫差鬧的。
跟往年比,今年這天氣太出格。近十年同期氣溫偏高2℃,可6日的降溫幅度卻是十年最大。半島的陣風強度到了近五年峰值,海上作業(yè)的可得千萬小心。
農(nóng)民朋友最犯難,地里的活計全被天氣牽著走。剛想著趁暖升溫播點啥,一場雷雨加降溫,又得重新打算。不過也有轉機,魯南的降水多了30%,旱情能緩解些,就怕漬澇跟著來。

城市里的人也不省心,忽冷忽熱的天最考驗身子骨。
老人孩子免疫力弱,稍不注意就感冒,穿衣得格外留意。
天氣預報說7日后氣溫會回升,可8-9日還有弱冷空氣,溫差還是大。這場天氣變局就像個脾氣古怪的鄰居,讓人又怕又得適應。

咱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多盯著天氣預報,提前做好準備。莊稼該加固的加固,人該添減衣服的及時換,別跟天氣硬扛。說來說去,天氣無常是常事,可今年這變化確實有點過。
往后的日子,還得琢磨著怎么跟這多變的天打交道。
是該多學點氣象知識,還是在種植養(yǎng)殖上更靈活?
這是個值得想想的事。
不管咋說,眼下先把眼前的事辦好。
農(nóng)民把地里的排水做好,別讓雨水積著;城里人照顧好自己和家人。
天氣多變咱不怕,提前準備心不慌,日子總得往前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