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天還沒透亮,村口王大爺就蹲在門檻上嘆氣?!昂笊瘟⑾?,咱今兒可是‘絕日’。

”他吧嗒著旱煙,皺紋里都是鄭重。
年輕人路過直笑,這老講究早過時了,可王大爺非得拉著說兩句。啥是“絕日”?老輩人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天,都是季節(jié)交替的“坎兒”。
就說立夏前一日,老話說“火旺木絕”,春天的木氣走到頭,夏天的火氣剛開始冒頭。
天地氣場亂乎著,人要是不當心,毛病容易找上門。

頭一忌,可不敢使狠勁干活。春末夏初,身子骨還沒適應(yīng)熱乎天,代謝跟著亂。
去年張大哥就是“絕日”扛麻袋,累得中暑,躺了半個月才緩過來。兩避更是緊要。頭一避,危險地界別瞎闖。
山里頭野獸這時候脾氣躁,河里水寒熱交加,萬一抽筋可沒處喊人。
前年鄰村有個后生“絕日”去野泳,差點沒上來,多虧村支書路過救了命。

第二避,生冷食兒得忌口。腸胃這時候嬌氣得很,冰西瓜、生黃瓜啃多了,準保鬧肚子。
咱村李嬸最信這個,每年“絕日”準熬上一鍋熱乎小米粥,說暖胃才是正理。三不做更是老輩人的“死規(guī)矩”。頭一條,搬家這事不能沾。
“絕日”氣場不穩(wěn)當,搬新家怕沖撞了地氣,往后日子不順當。
村東頭趙叔偏不信,前年“絕日”搬家,結(jié)果新房漏雨,修修補補折騰半年。結(jié)婚這種喜事兒,也得躲著“絕日”。老話說“絕日不辦喜”,圖的就是個順順當當,誰不想一輩子和和美美?

鎮(zhèn)上婚慶公司張老板也說,這日子很少有人定酒席,老輩人心里都有個講究。還有那重要決斷,也別急著在今兒做。
季節(jié)交替人容易心浮氣躁,投資、簽合同這種大事,緩一緩更穩(wěn)妥。去年有個兄弟“絕日”簽養(yǎng)殖合同,沒細看條款,賠了不少錢,腸子都悔青了。
現(xiàn)在年輕人都說這是迷信,可老輩人講,這不是封建,是和自然打交道的門道。季節(jié)轉(zhuǎn)換時,人就得順著天時歇一歇,硬抗著蠻干,吃虧的是自己。就像種地,該播種時播種,該收割時收割,違背了時節(jié),收成準受影響。
你說這“絕日”的講究,真的過時了嗎?

咱農(nóng)民種地靠天吃飯,老輩人傳下來的講究,多少藏著對時節(jié)的敬畏。不是說全信,但多一分小心,也是對自己和家人的負責(zé)。
我個人覺得,這些老規(guī)矩就像一面鏡子,照著老祖宗的智慧。
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了,可自然的規(guī)律沒變,該忌口的忌口,該歇著的歇著,錯不了。老一輩說得嚴,可現(xiàn)在年輕人有幾個記得?
這講究,丟了怪可惜的。
說到底,日子是自己過的,老講究里的謹慎和敬畏,什么時候都不過時。您說,這“絕日”的1忌2避3不做,是不是該記在心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