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大多數(shù)人來講,提到印度可能會想到“臟亂差”以及“不發(fā)達”,但其實印度已經(jīng)是世界十大經(jīng)濟體之一了,對比發(fā)達國家可能不夠看,但對周邊的小國來說,還是非常有震懾力的。
也是因此,印度經(jīng)常用自身的影響力去對周邊國家進行欺壓,就比如說此次巴基斯坦跟印度之間的矛盾,印度二話不說就把人家珍貴的水資源斷掉了。

在印度選擇關(guān)閘斷水之后,雙方之間的氣氛就變得非常緊張了,在克什米爾地區(qū)發(fā)生過多次交火。
從4月23日印度開始斷水,到現(xiàn)在也過去十多天的時間了,局勢還是沒有多少緩和,甚至雙方都還進一步擴大了對對方的制裁。

在這種情況下,周邊國家其實也有些坐不住了,畢竟兩個國家要是真的爆發(fā)全面戰(zhàn)爭的話,對他們也會造成影響。
尤其是巴基斯坦和印度還不是一般的國家,他們兩個都是“擁核國家”,巴基斯坦的大使和國防部長都提到過要“動用一切力量”進行回應,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核力量。

而且就算不提兩個國家打起來對周邊國家會造成的影響,若是此次印度贏了,之后對其他周邊國家的時候,態(tài)度肯定也會變得更加強硬。
基于這一點,孟加拉國的前將軍拉赫曼喊話表示要幫助他們的“同胞”,印度若是要進攻,那他們就分裂印度——“掐斷雞脖子”。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同胞”這個說法是如何來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其實本來是一個國家,在殖民時期,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矛盾越來越激烈,最終這些穆斯林被迫開始了大遷徙,來到了巴基斯坦這一帶,宗教信仰問題是導致印巴分治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印巴分治的時候,其實巴基斯坦是分為了兩個部分——位于印度東部的一個地區(qū)因為同樣是穆斯林,在分治的時候選擇脫離印度加入巴基斯坦,成為了“東巴基斯坦”。
然而因為中間隔了一整個印度,東巴基斯坦成為了一個飛地,管理非常困難,最終在1972年,東巴基斯坦選擇獨立,成為了孟加拉國,因此說是“同胞”也并沒有錯。

說完“同胞”,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掐斷雞脖子”又是要如何做到的。
打開地圖,就能發(fā)現(xiàn)印度的東北部跟印度本土是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tài),中間只有一個西里古里走廊將兩個地區(qū)連接起來。

之所以叫做走廊,就是因為其非常狹窄,最窄處只有20公里,也是因此才會被稱之為“雞脖子”, 可以說是非常形象的了。
對于印度來說,這條“雞脖子”可是非常重要的了,畢竟本土跟東北部之間的聯(lián)系就依靠這個了。

而孟加拉國就位于西里古里走廊的下方,只要他們進行行動,確實是可以輕松對西里古里走廊進行封鎖的,掐斷印度跟東北部的聯(lián)系。
拉赫曼的這個威脅,對于印度來說其實是非常有效的,畢竟若是他們跟巴基斯坦真的爆發(fā)全面戰(zhàn)爭的時候,孟加拉國在另一邊“橫插一腳”,可以說是“兩面受敵”的情況了。

最重要的是,印度東北部的這六個邦,到時候可指不定要幫誰呢,說不定就直接跟著孟加拉國一起“揭竿而起”了。
位于印度東北部這六個邦,其實原本也是一個整體的——阿薩姆地區(qū),前身是阿洪王國,曾經(jīng)也是有過盛極一時的時間的。

只不過英國殖民印度之后,同樣對阿薩姆地區(qū)進行了殖民侵略,對此當?shù)厝似鋵崨]少反抗,但跟英國殖民者的實力相差實在太大,一直沒有成功。
在印度獨立之后,阿薩姆地區(qū)也成為了印度的一部分,而且為了防止當?shù)厝死^續(xù)“鬧獨立”,就將阿薩姆地區(qū)分為了六個邦分開進行管理。

雖然在東北部地區(qū)的主流信仰同樣是印度教,但因為跟印度本土在地理位置上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在生活方式和人文習俗等方面跟印度有著很大的差別,要說起來的話其實是跟東南亞地區(qū)的國家比較像的。
位于東北部六邦的民眾,其實內(nèi)心是渴望能夠自治或者獨立的,因此在東北部地區(qū)可以說是騷亂頻發(fā),即便是在21世紀,他們對印度還是沒有太多的歸屬感,這可是讓印度非常頭疼的。

這就是問題所在,東北部地區(qū)渴望獨立,在這個背景下,孟加拉國若是將西里古里走廊切斷,阻隔了印度本土跟東北部的聯(lián)系,那豈不是“瞌睡來了送枕頭”么?
這個提議雖然是拉赫曼這個“前將軍”提的,但其實孟加拉國方面一直有打通西里古里走廊的想法,若是打通的話,與我國進行貿(mào)易往來也會更加方便。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些之外,孟加拉國這次選擇幫助巴基斯坦其實也是在幫助未來的自己,畢竟若是不制止一下印度的“囂張氣焰”的話,下一個目標很可能就會是他們了。
在文章開頭我們就提到,印度憑借著自己的實力,在周邊國家有著非常強的影響力,像巴基斯坦這樣自身實力尚可的還好一些,但是像不丹和尼泊爾這樣實力薄弱的,實際上都被印度“吃定”了。

而孟加拉國的情況其實也沒好太多,在去年8月,孟加拉國總理哈西娜辭職之后直接飛往了印度,年底的時候孟加拉國要求印度印度哈西娜回國,但印度并沒有理會。
印度這個做法,要說起來就是在干涉孟加拉國的內(nèi)政了,而且事實上是他們沒少對孟加拉國的內(nèi)政進行干涉。

對于印度周邊的國家來說,那可真的可以說是“苦印度久矣”,因此孟加拉國要幫助巴基斯坦一次對抗印度,對于巴基斯坦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助力。
在國際河流當中,上游國家本就應該保障下游國家用水的權(quán)益,更何況還有《印度河河水條約》擺在這里,印度這樣私自關(guān)閘斷水的行為顯然是不合適的,盡早恢復履行條約才是正確的行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