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下班路上,突然被暴雨澆成落湯雞,擠地鐵時又熱又悶,渾身黏糊糊的?;氐郊野c在沙發(fā)上,連手指頭都懶得動彈——這天氣,廣東人最懂的“濕氣暴擊”??!翻出冰箱里囤的冬瓜和豬骨,隨手扔進(jìn)鍋里煮了碗湯,沒想到喝完居然滿血復(fù)活。今天就把這個“回血神器”分享給你們,廚房小白也能秒變高手!

食材里的夏日密碼
冬瓜:選表皮帶著白霜的老冬瓜,連皮切塊后露出青白的瓜肉。燉煮后的瓜肉半透明,勺子輕輕一壓就化成綿軟的絮狀,皮卻依然挺括,鎖住了清甜的汁水。老一輩人說:“冬瓜連皮煮,暑氣繞著走?!?br/>薏米與白扁豆:這兩樣食材在熱鍋里翻炒時,會散發(fā)出類似炒堅果的香氣。微微焦黃的表面,讓湯色更澄澈,也緩和了食材本身的涼性。
豬骨:焯過水的豬骨不再有浮沫,燉煮后骨髓悄悄融進(jìn)湯里,為清爽的湯底添了一絲醇厚,卻不顯油膩。
食材(4人份):
豬湯骨500克、帶皮冬瓜500克、白扁豆25克、薏米25克、蜜棗3顆、老姜4片、鹽適量、料酒1勺

做法步驟:
1.冬瓜洗凈連皮切成大塊。
2.白扁豆和薏米洗凈瀝干水,干鍋小火翻炒至微黃,散發(fā)出谷物焦香即可。(這一步千萬別偷懶,炒過的豆子煮湯更易出味,還能去掉寒性)
3.豬骨洗凈加姜片、料酒冷水下鍋焯水,煮沸后撇去浮沫,撈出用溫水沖凈。(焯水后的骨頭湯更清澈,喝起來毫無腥氣)
4.將除冬瓜外的所有食材放入湯鍋,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后倒入冬瓜,再次煮沸轉(zhuǎn)小火,蓋蓋煲煮1小時。
5.關(guān)火前5分鐘加鹽,咸淡剛剛好,湯色奶白,飄著冬瓜的清甜。

這鍋湯的妙處
午后的困倦:滿頭大汗從外面回來,喝一碗晾到溫?zé)岬臏?,額頭微微發(fā)汗,整個人像被輕輕梳理過一樣清爽。
飯后的滿足:吃多了冷飲或油膩食物后,湯里的冬瓜和薏米能溫柔地安撫腸胃。
夏日的儀式:看著窗外的烈日,廚房里咕嘟作響的湯鍋成了對抗酷暑的底氣。
廚房小記
冬瓜皮上的白霜是自然生長的痕跡,無需用力刮洗;
炒過的薏米更容易煮軟,湯色也更清亮;
如果喜歡更清淡的口感,可以撈出豬骨,湯底用來煮粥或面條。
這鍋湯沒有復(fù)雜的技巧,也不需要名貴食材。它的珍貴之處,在于懂得用最樸素的方式照顧身體——在熱浪襲人的午后,在空調(diào)房待久的傍晚,在提不起精神的雨天,它總能給你一種踏實(shí)的陪伴。
或許這就是家常的味道:不張揚(yáng),卻可靠;不驚艷,卻長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