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統計,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常見癌癥,每年新增病例超過57萬,死亡人數達19萬。我國每年約有8.2萬人確診膀胱癌,且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更令人擔憂的是,許多人直到出現血尿才就醫(yī),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膀胱癌是發(fā)生在膀胱黏膜上皮的惡性腫瘤,主要分為兩類:
· 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癌細胞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層,占70%-80%。
· 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癌細胞侵犯膀胱肌層,侵襲性強,易轉移。
膀胱癌的“真實面目”
膀胱癌復發(fā)率高(可達60%-70%),且部分患者可能進展為高級別腫瘤,威脅生命。
中國膀胱癌新發(fā)病例每年約8.2萬例,男性發(fā)病率是女性的3-4倍,吸煙者風險比不吸煙者高4倍。
膀胱黏膜細胞像“瓷磚”一樣排列,當致癌物長期刺激(如吸煙、化工污染),細胞DNA突變,異常細胞瘋狂增殖形成腫瘤。
50歲后發(fā)病率飆升,70-74歲達峰值,但近年來年輕化趨勢明顯。

膀胱的“求救信號”你讀懂了嗎?
1. 無痛性血尿:尿液呈粉紅色、洗肉水色,甚至有血塊(警惕!80%的膀胱癌以此為首發(fā)癥狀)。
2. 尿頻尿急:腫瘤刺激膀胱黏膜,導致“總想上廁所卻尿不多”。
3. 排尿困難:腫瘤堵塞尿道口,排尿如“擠牙膏”。
4. 腰痛腹痛:腫瘤侵犯輸尿管或周圍組織時出現。
誤區(qū)澄清:
? “血尿是上火,多喝水就行”
? “只有男性會得膀胱癌”
? “無痛血尿不嚴重”
真實案例:
65歲的王大爺發(fā)現尿色發(fā)紅,誤以為“前列腺炎”,拖了3個月才就醫(yī),確診時已是肌層浸潤性膀胱癌,最終切除整個膀胱。

膀胱癌的“元兇”:哪些行為在“毒害”你的膀胱?
(1)吸煙:膀胱癌的頭號“幫兇”
吸煙者患膀胱癌的風險是非吸煙者的2-4倍。
煙草煙霧中含數十種致癌物(如芳香胺類),通過尿液排出時直接損傷膀胱黏膜。
數據警示:全球約50%的膀胱癌死亡與吸煙有關。
(2)職業(yè)暴露:染料、橡膠行業(yè)的“隱形炸彈”
長期接觸芳香胺類化合物(如聯苯胺、4-氨基聯苯)的工人,膀胱癌風險升高20-30倍。
染料廠、皮革廠、橡膠廠等高危行業(yè)從業(yè)者需警惕。
(3)慢性膀胱炎癥:反復損傷的“溫床”
長期感染血吸蟲病、慢性膀胱炎、結石摩擦等,會刺激黏膜增生,增加癌變風險。
女性因尿道較短,泌尿感染風險更高,需格外注意。
(4)遺傳與基因突變
家族中有膀胱癌史者,患病風險升高3-4倍。
FGFR3、TP53等基因突變與腫瘤進展密切相關。
(5)飲水與飲食習慣
長期飲用含砷的井水,膀胱癌風險顯著增加。
高鹽、高脂肪飲食可能加重黏膜負擔。

膀胱癌的診斷:如何揪出“潛伏者”?
1. 初步篩查:尿液檢查
尿液細胞學檢查:檢測脫落的癌細胞,但敏感性較低。
尿液腫瘤標志物:如NMP22、BTA,輔助診斷。
2. 金標準:膀胱鏡檢查
軟性/硬性膀胱鏡:直接觀察腫瘤形態(tài),并取活檢確診。
熒光膀胱鏡:通過特殊染色劑(如5-ALA)識別微小腫瘤。
3. 影像學檢查:評估腫瘤分期
超聲:初步判斷腫瘤是否侵犯肌層。
CT/MRI:評估淋巴結轉移和遠處擴散。
靜脈腎盂造影(IVP):排查上尿路腫瘤。
有哪些治療手段?
1. 微創(chuàng)手術:保住膀胱的“精準打擊”
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TURBT):
通過尿道插入電切鏡,精準切除腫瘤,術后24小時可下床,適合早期患者。
熒光膀胱鏡:
注射熒光劑后,腫瘤組織呈現紅色熒光,提高切除徹底性。
2. 膀胱全切術:最后的“破釜沉舟”
適應癥:
肌層浸潤性膀胱癌、反復復發(fā)的高級別腫瘤。
術后重建:原位新膀胱(用腸道重建,保留排尿功能)
回腸導管術(腹部造口,佩戴尿袋)
3. 免疫治療:激活身體的“抗癌衛(wèi)士”
PD-1抑制劑:
如帕博利珠單抗,通過解除腫瘤對免疫細胞的“偽裝”,讓自身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卡介苗灌注:
術后將減毒結核桿菌注入膀胱,刺激免疫反應,降低復發(fā)率。
4. 靶向治療:精準狙擊癌細胞
FGFR抑制劑:
針對FGFR3基因突變患者,有效率達40%。
抗體偶聯藥物(ADC):
如恩諾單抗,像“導彈”一樣精準殺傷腫瘤細胞。

預防膀胱癌:你每天都在做的“保護動作”
1. 戒煙:最直接的防護盾
戒煙10年后,膀胱癌風險下降50%。
替代方案:尼古丁替代療法、心理咨詢。
2. 避免職業(yè)致癌物
高危行業(yè)從業(yè)者需穿戴防護裝備,定期體檢。
居家防范:避免使用含芳香胺的染發(fā)劑。
3. 多喝水:稀釋“毒素”的最佳方式
每日飲水量建議≥2升,減少尿液濃縮對膀胱的刺激。
4. 健康飲食:從“內而外”保護黏膜
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藍莓、番茄、綠茶)。
限制加工肉制品(香腸、臘肉)攝入。
5. 定期體檢:早發(fā)現早治療
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1次泌尿系統檢查。
有家族史或高危職業(yè)者,需縮短檢查間隔。
膀胱癌并非“老年專屬”,而是全年齡段的健康威脅。它像一位沉默的敵人,潛伏在日常習慣中。但請記住,通過科學的預防、及時的診斷和規(guī)范的治療,我們完全可以將其扼殺在搖籃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