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6年李鴻章在出訪歐洲期間,德國克虜伯鋼鐵公司為李鴻章鑄了一座高達9.6尺的全身銅像。1901年李鴻章病逝后,由克虜伯在華代理商信義洋行于1905年將銅像運抵上海,安置在海格路(今華山路1626號)李公祠堂(今復旦中學)內。
1906年2月21日舉行銅像揭幕儀式。銅像為立像,銅質鍍金,雖然這尊銅像已經存放了近10年之久,但仍然“輝煌奪目,歷久如新”。據上海《圖畫日報》介紹:“我朝自定鼎以來,垂三百年,其間豐功偉烈、震懾寰宇之偉人,較歐美各洲為多。而銅像之舉,多盛行于歐美。豈吾中國歷代之名人,其功勛不若西人哉?當十九世紀間,中興名臣李文忠公于一千八百九十六年六月,因奉命賀俄皇加冕,順道游歷英德等國。德國克虜伯廠為李公鑄像,像身高九尺六寸,冠大帽,披黃馬褂,佩劍,全身以純銅鑄成,飾以金皮;輝煌奪目,歷久如新。光緒二十三年正月,廠主命上海信義洋行滿德君,言于李公哲嗣季皋星使移建此像于上海徐家匯丞相祠堂內,備中外人士觀瞻。即于是年正月二十八日行開幕禮,像身連云石座計高二十九尺有奇,鑄像及石座費計德金七萬數千馬克,誠中國數百年未有之盛舉也。”
李公祠堂建于1904年,是一棟典型中式建筑,檐角飛翹,門前是寬敞高大的廊檐,4塊金漆雕花拱板上分別雕刻著龍鳳呈祥、刀馬人物、喜鵲登梅、蒼松雄鷹的紋飾。建筑的南北兩面都是高大的花格木窗,通透明凈。祠堂內花園、魚池、亭臺、樓榭、回廊一應俱全。祠堂內有主房24間,廂房24間。1912年復旦公學的吳淞校址毀于戰(zhàn)火,公學遷入徐家匯的李公祠堂。復旦公學入駐后,將供奉李鴻章牌位的正廳改做膳廳和禮堂,將一旁的戲園改為宿舍,戲園前另一幢樓房則改做校長和教職工辦公室。李公祠堂里有一個大花園,里面的花廳和涼亭被改成了教室。
據《長寧區(qū)地名志》說:“李鴻章銅像因年久失修,底腳腐銹,在一次大風中刮到?!庇姓f,現其頭部由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收藏。也有說,李鴻章銅像在50年代作為“廢銅爛鐵”送冶煉廠銷毀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