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寫一篇關(guān)于文科有多窮的文章,但因為懶惰,一直沒有寫成。前兩天,正好看到《聯(lián)合早報》有一篇名為《復旦大學文科的末路》的文章,于是感嘆,還是這位作者執(zhí)行力高。今日接娃路上,便成此篇。
此文中說,國家重大社科項目,五年也就八十萬經(jīng)費,一個工科項目,買臺設(shè)備都上千萬了。當年的漢芯事件被騙的一個億,足夠養(yǎng)上百個國社科重大項目。要知道,2024年,國家重大社科項目才不過立項300多個而已。
其實我懷疑這位作者算錯了。因為漢芯事件那些年,國家重大社科真有現(xiàn)在這么多錢嗎?我看,這一個億在當年說不定養(yǎng)一年的全部國社科重大項目都夠了。而坊間傳聞,這幾年國家半導體大基金被騙的錢,高達幾千億。按此計算,夠國家重大社科項目花上幾百上千年。
至于什么國社科基金一般社科項目,青年項目、教育部項目、省級校級項目等等就更少了,甚至少到只有幾千萬把塊錢,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乃至于我多年前第一次知道國家重大社科才這點錢時都震驚了,算下來一年才十幾萬而已。
也因此,我見到過幾位文科老師就像掃地僧一樣,不愛讓學生干活,而是一個人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單干。除了不放心學生水平外,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沒錢找人干活。比如上面文章就提到,最近,復旦中文系陳尚君教授剛出版《唐五代詩全編》,這是他一個人花了40年編纂的逾1800萬字的巨著,并認為,陳尚君為復旦爭了光,兩三百年后還肯定會有人談起。一個人干四十年,固然值得敬佩,但也側(cè)面反映了人文學科的困難,效率自然也高不起來。
還有同學告訴我,有時候老師都不夠給學生發(fā)錢,有的學生家境不錯,甚至可憐導師,干脆主動要求不要錢。而導師為了完成項目后續(xù)出版等工作,還要到各方乞討。
這畫風似乎和網(wǎng)絡(luò)上經(jīng)常爆料理工科導師手下一大堆學生當牛馬,并經(jīng)常爆出各種丑聞完全不同。因為此時,是文科學生覺得自己老師太慘了。
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2020年,我曾專門到知乎提問:“最近兩年學術(shù)圈大瓜不斷,為什么多數(shù)是理工類,很少見到文史類的上榜?”
結(jié)果你猜怎么著?這個問題的答案,變成了文科太窮鄙視大會。以至于一些答主認為,是文科老師不想犯錯誤嗎?是想犯錯誤都沒機會,想上熱門都不夠格。甚至連女學生都可能看不上男老師,找對象都成了問題。





當然,在我看來,文科也不是沒有大瓜,而且還有很大的瓜。比如,清華美院毒教材這個瓜就不比任何一個理工科的瓜小。只不過和理工科經(jīng)常涉及大量經(jīng)費的瓜完全不同而已。
不得不說,文科是真慘,真窮。以至于連我們地圖書這種做人文協(xié)作共享平臺的,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是什么大老板,實際上我們和互聯(lián)網(wǎng)大公司比,大概和乞丐差不多。
今年,國家大幅減招文科專業(yè),文科無用論又再次被許多人提及,許多相關(guān)人士只能感嘆人文不興。
當然,也有樂觀的學者認為,這樣對人文學科就業(yè)還是有好處的。在我看來,文科就業(yè)難是被普遍公認的。眼下,國家也的確需要更多的理工科人才,這么做,也不能說不對。而且我認為,文科是相對容易自學的。文科專業(yè)入門難度低,不少專業(yè)也不依賴昂貴的設(shè)備,買幾本書就夠了。因此,對文科有興趣,倒不一定要在學校里學,畢業(yè)了后也完全可以在工作生活中學,做到文理兼修。
但即便如此,看到上文感嘆,現(xiàn)如今國家大砍文科專業(yè),原本的文科強校復旦大學窮途末路,不得不放棄長處,舍近求遠,轉(zhuǎn)而去搞本不擅長的工科,一時間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于是,我用Gemimi寫古文《文科悲》一首,哀嘆文科之慘:
嗚呼!時維艱矣,國運多舛。遠邦恃其利器,迫我堂奧;近鄰耀其堅船,窺我藩籬。上憂國祚之不穩(wěn),下思民生之待興。于是號令四出,曰:“當務(wù)之急,強國為本,科技為先?!崩砉ぶ畬W,遂成國之重器;文史之科,乃避席于一隅。
此誠非得已也。無堅船利炮,何以御外侮?無精工巧術(shù),何以振民魂?故舉國之力,傾于格致;萬千之望,寄于理工。此乃固本興邦之策,圖強致遠之謀也,吾輩文科之士,豈有不知之理?然,知其理,心亦悲。
憶昔文科,經(jīng)費雖窘,燈燭熒熒,尚有寒士守先王之道,發(fā)潛德之幽光。就業(yè)雖難,簞食瓢飲,猶存“朝聞道,夕死可矣”之志。今則何如?科技興邦,勢如破竹,誠國家之幸。然文科招生,大幅裁減,如釜底抽薪,雪上加霜。老教授數(shù)十年燈下苦守,欲傳薪火,環(huán)顧寂寥,繼者何人?青年學子負笈而來,本懷問道之心,今見前路迷霧,校門漸窄,不禁掩卷而泣,問蒼天,路在何方?
非不知科技之要,亦非不曉國事之艱。國家急需棟梁之材以鑄劍強兵,此乃燃眉之急,吾等豈敢有怨言?然,文以載道,史以鑒今。禮樂所以修身,詩書所以養(yǎng)性。若人心失其涵養(yǎng),縱有金山鐵壁,內(nèi)憂或更甚于外患。今日之策,或為權(quán)宜。然青簡蒙塵,斯文掃地,恐非一朝一夕能復。譬如大廈將傾,急補其柱,固為上策;然若梁蠹已深,蟻穴已成,不察其本,終為患矣。
昔有“為往圣繼絕學”,今恐絕學難繼。前有“為萬世開太平”,今憂太平失魂。吾等文科學子,進不能扛鼎安邦,退亦憂斯文不再。手捧殘卷,對月長吁。但愿精鐵既成,利刃既出,廟堂之上,猶記鑄劍之人,亦需礪心之學。莫使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
長夜孤燈,唯余一聲長嘆。文科之命運,其將何如?非不欲為國分憂,實乃憂其本亦傷也。哀哉!痛哉!
寫完之后,忽然發(fā)現(xiàn),AI這出口成章的效率,絕對可以說秒殺相關(guān)專業(yè)文科生了。若再論水平,我自愧不如??磥恚目飘斦媸菬o用了呀!

現(xiàn)購買地圖書終身會員,贈送坤輿萬國全圖小涼被,原版和彩色版二選一。數(shù)量有限,送完即止。你可以在www.ditushu.com在線購買會員,或者在地圖書編輯器客戶端中購買會員。已購買地圖書終身會員的用戶,可聯(lián)系我們領(lǐng)取。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