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編譯自《馬卡報》旗下的健康頻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研究明確了情緒化進食患者最常渴望的食物類別。這些食物普遍具有高熱量、高脂肪的特征,并且多數屬于糖類。在他們的日常飲食中,常見的有餅干、松餅、蛋糕等各類甜品,冰淇淋、泡菜,含有氫化植物油的食品,花生、三明治,以及具有伊朗特色的玉米奶酪酥皮點心等。在較為嚴重的情緒化進食案例里,患者對高鹽食物的渴望尤為強烈,特別是泡菜、咸烤種子和玉米奶酪酥皮點心。這一現(xiàn)象證實,負面情緒會顯著增加對咸味食物的欲望。

情緒化進食帶來的不良后果

  • 鈣含量不足:情緒化進食的強度與鈣水平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原因在于這類人群的飲食中乳制品的攝入量較少。低鈣攝入不僅會提升患骨質疏松的風險,還會對情緒產生影響,進而引發(fā)情緒化進食的癥狀。
  • B 族維生素缺乏:相關數據表明,情緒化進食者體內 B 族維生素,尤其是 B2(核黃素)和 B12 的水平不足。這兩種維生素與影響情緒狀態(tài)的神經遞質密切相關。
  • 更高的心理健康問題風險:飲食質量是預防精神障礙時可調整的風險因素之一。而情緒化進食所特有的飲食模式(以及與之相關的營養(yǎng)缺乏),在其中起到了負面作用。
  • 心血管代謝健康狀況更差:與情緒化進食相關的神經遞質會大幅增加對鹽的渴望。再加上更多地攝入糖和飽和脂肪酸,這使得情緒化進食者更容易患上胰島素抵抗、高血壓以及心血管疾病。
改善建議
  • 均衡飲食:需要密切留意超重 / 肥胖且存在情緒化進食發(fā)作情況的人群,尤其是女性的飲食模式。建議他們采用由水果、蔬菜、瘦肉、低脂乳制品和全谷物構成的飲食方案,這有助于穩(wěn)定血糖水平和情緒,從而減少情緒化進食的發(fā)生。
  • 搭配心理治療:將飲食調整與心理治療相結合,以便掌握應對情緒化進食誘因的有效方法。
  • 選擇健康零食:在維持均衡飲食的基礎上,可選擇新鮮水果、天然堅果、酸奶等既營養(yǎng)又能飽腹的零食,來應對情緒化進食。
  • 正確看待食物:應避免簡單地將食物劃分為好與壞,也不要一味禁止自己食用喜愛的食物。而是要深入理解情緒化進食的根源,學會以恰當的方式滿足自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