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田之光原創(chuàng)制圖,版權所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木田之光原創(chuàng)制圖,版權所有

這越劇有趣,女人演小生。想起以前京劇,男人演花旦的。其中《霸王別姬》中的花旦演著演著演出了感情,幾段故事回想起來讓人落淚。

看陳麗君簡歷,13歲進入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學習,21歲時從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畢業(yè)。

所以這本身是沒怎么學文化的。13歲正常情況下應該是小學畢業(yè)。陳麗君小學畢業(yè)后就進入了嵊州市越劇藝術學校,所以對《紅樓夢》不了解也是情有可原的。

我甚至有點懷疑,陳麗君是否讀得懂《紅樓夢》。

《紅樓夢》雖然是白話文,但是與普通話還是有區(qū)別的。小學畢業(yè)后開始學越劇,大概率沒怎么學習語文了。

小說里的詩詞明顯是明清一代的詩詞,沒有一定的文學積累是有點難以理解《紅樓夢》的。起碼得初中畢業(yè)了,才能看明白《紅樓夢》一書里講的故事。可能要等到高中畢業(yè)了,才能理解《紅樓夢》。

《紅樓夢》中對各方面的描述本身是有一定的深度的,如果對文學沒有喜歡或者沒有這方面的天分,很有可能看《紅樓夢》會覺得這本小說寫得非常無趣,不過是些情情愛愛、家長里短之類的東西。

以上這些原因或者說門檻,可能導致陳麗君根本沒有能力看懂《紅樓夢》。那怎么辦?只好從電視劇里學了。

而電視劇體材的原因,必然導致它和《紅樓夢》原著不一樣。電視劇重情節(jié),而《紅樓夢》原著實際上是大百科全書。電視劇不可能把《紅樓夢》原著復刻在情節(jié)里。

這樣一來,就導致陳麗君說出了賈寶玉是長子長孫的話。

越劇這一劇種,感覺本身在逐步退出市場。最有名的越劇自然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了,當然也因為《紅樓夢》的加持,《西廂記》也有了些名氣。

但是不得不說,現(xiàn)在誰有心思欣賞越劇?其本身方言的加持,就導致只有一部分人看懂。而能看懂并不代表喜歡看。這樣一來,它的受眾或者說市場本身就是冷冷清清的。

電影、電視劇,到現(xiàn)在的網劇、季播劇早就超越了越劇的精彩度和普及度了。

所以一個市場很小眾的劇種,是無法吸引人才的。陳麗君小學畢業(yè)就開始學越劇了,說明學越劇門檻太低了。這樣一種低門檻,是很難吸引優(yōu)質學員的。

所以越劇沒落是市場的必然結果。作為一種表演形式,我覺得如果沒落了,也沒有什么可惜的。

就像電影,以前是無聲默片時代?,F(xiàn)在沒人拍默片了吧?

這說明默片電影已經在市場上消失了,也沒有人惋惜,對吧?

把默片拍出經典的卓別林在他后期藝術創(chuàng)作中也開始導演或出演有聲電影了。

陳麗君沒什么文化的另一證明是把很簡單的字都讀錯了,比如耳濡目染讀成耳“熏”目染,把門檻讀成門欄,把粗獷讀成粗礦。

這世界還真是有點玄幻啊。

我覺得陳麗君沒有必要道歉。要出來道歉的或許是這個玄幻的世界?

(木田之光寫于2025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