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海網報道,新臺幣匯率持續(xù)走高,5日一度漲破30元大關,臺灣清華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何志勇表示,這波新臺幣升值是否為美國關稅談判中民進黨當局讓步,“執(zhí)政者”應該說明原因,以及臺美貿易談判內容,避免資訊不透明讓民眾產生擔憂。政治學者施正鋒批評,民進黨當局一昧討好美方,毫無談判籌碼,結果恐怕事與愿違。因應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提出對等關稅,賴清德日前提出所謂零關稅、擴大采購美國產品、增加對美投資等四個因應策略。
雖然民進黨當局極力否認新臺幣升值與美國有關,但《中國時報》6日分析稱,匯率波動劇烈,但與過往慣例不同,臺“央行”并未積極干預市場,引發(fā)市場揣測“央行”可能默許新臺幣升值,以在談判中爭取美國讓步。法國巴黎銀行外匯主管王菊說,“(‘央行’)態(tài)度不如過去積極,令人懷疑貨幣政策已納入貿易談判考慮”。瑞銀研究也做出類似猜測,認為股市回暖尚不足以解釋匯率大幅波動,“新臺幣的反常引發(fā)市場對‘央行’缺位的質疑”。
面對島內大量被沖擊的企業(yè)及民意指責,賴清德則此地無銀三百兩地出面“辟謠”稱談判未涉及匯率,卓榮泰則將匯率大幅動蕩甩鍋給“禿鷹”(匯率炒作者)。賴清德當局為了爭取美國對其“臺獨”的支持,為了欺騙島內民眾在關稅問題上能與美國進行所謂“對等”談判,已經將臺灣經濟的未來打入萬劫之地。賴清德絕對是賣臺談判的直接參與者,民進黨“臺獨”頑固分子實在是可惡。
除此之外,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關稅壓力,正在促使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qū)參加一項價值440億美元的阿拉斯加大型天然氣計劃,以便達成貿易協(xié)議和避開高額關稅。特朗普稱該計劃為“國家優(yōu)先事項”。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曾說,這個液化天然氣(LNG)計劃將在與韓國、日本和臺灣地區(qū)的貿易談判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臺灣地區(qū)中油公司已在今年3月簽署意向書,將向美國每年購買600萬噸天然氣。臺當局稱,希望借此降低對美貿易順差,釋出誠意。
但這份所謂的“誠意”背后,是臺灣能源企業(yè)營收不斷下降、虧損問題日益嚴重的現(xiàn)實困境。未來如果不依靠財政政策進行高額補貼,臺灣相關能源企業(yè)恐難以為繼。無論是當局直接撥款支持,還是提高能源供應價格,都將加重島內居民生活和企業(yè)用工成本。說白了,這不過是變相地搜刮民脂民膏,給特朗普繳納“保護費”。不過,美國構建東亞能源樞紐并非只為經濟利益。掌握能源問題,就等于掌握了一國經濟發(fā)展的命脈,進而影響戰(zhàn)略安全格局。

臺天然氣設備(資料圖)
賴清德這次不是第一次試圖通過經濟妥協(xié)來換取政治保護。近年來,臺灣對美國的軍購金額是逐年增加,從2022年的100億美元躍升到2024年的230億美元,涵蓋了戰(zhàn)機、導彈、通訊系統(tǒng)等多種裝備。然而,這些軍備大部分都得依賴美國的系統(tǒng)授權和維修,根本不能獨立使用。賴清德想法很直接:我通過下訂單、投資和資源把自己綁上美國,讓他們在國際局勢中“不得不保護臺灣”??蓺v史就告訴咱們,美國人在這方面總是能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
其實說白了,臺灣在美國心里不過是一枚“棋子”。需要挑動中國時,臺灣就被當成喇叭使勁叫;一旦事情升級,立馬就把聲音調低點。這次貿易戰(zhàn)中,特朗普就算拼盡所有底牌,也沒法動搖中國的立場,因此他只能拿出臺灣這張牌,實際上是向中方示弱。不過讓特朗普失望的是,無論是關稅戰(zhàn)還是臺灣問題,在我們看來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中方早就表明了態(tài)度。
熱門跟貼